揭秘隋唐商业区大唐东市 平均一平米出土一件文物

27.12.2015  12:09

位于兴庆宫南面的大唐东市遗址,发掘出的面积约500多平米

  “买东西”,是现如今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然而究其根底,所谓“东西”,最早指的便是唐长安城的两大集市“东市”和“西市”。

  大唐时期,东市和西市不仅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还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

  今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兴庆宫西南角以南约300米的大唐东市遗址进行了考古挖掘,仅500多平米的探方中,累计出土的唐代遗物多达450件,并且这些遗物与西市遗址出土的遗物非常类似。

  为进一步了解东市与西市间的渊源,东市遗址若进一步发掘,是否能从中找出更多盛唐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本报记者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副主任龚国强,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队的现场负责人李春林,一同探究了大唐东、西市的前世今生。

   仅是东市遗址的“冰山一角

  记者:此次大唐东市遗址共挖掘了500多平方米,具体的位置在哪里,占据东市遗址总面积的多少?

  龚国强:据史书记载,唐长安城东市的位置在今天西安城外的东南方位,四周的具体范围是:东线在西安交大西侧,南线在友谊东路,西线在安西街东侧,北线在咸宁西路,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此次发掘的位置在兴庆宫西南角以南约300米的地方,根据位置、以往考古调查资料、文献记载并结合本次出土遗迹现象和遗物等综合分析,发掘位置应在东市遗址的中部偏东处,可以说只算得上东市遗址的“冰山一角”。

  记者:东、西两市自隋唐以来就有,最早发现东市遗址是在何时,此次挖掘出的东市遗址是什么样的格局?

  李春林:关于东市的考古,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最早明确了大唐东市遗址的位置,但因当时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并不具备开采条件,所以一直就停留在调查阶段,直到今年年初,对东市遗址进行了首次正式、大规模、有计划的挖掘。

  在现场发掘的过程中共发现了3条唐代道路遗迹(像胡同一样,在唐代时期叫的是街巷)、3条水沟遗迹、店肆后作坊遗迹1片、水井4口、窖井2口、渗井11口、灰坑12个、活土坑3处以及卧泥池、陶瓮坑各1处。

  从这些遗迹的出土判定,东市的布局与西市是一样的,都是长方形,东南西北每一面各开两个门,市场里面有井字形的大街,井字形大街的里头还有很多的小巷子。两纵两横4条主干道以外,沿墙还有一条顺墙巷,宽度都在120米左右,大街小巷相同,交通极为便利。

  记者:挖掘出的遗址在唐代主要是做何贸易的地方?

  龚国强:在现有的发掘区里面,发现了一条比较长的南北向的渠道,渠道的东西两侧,是各宽有5米的街道,不属于东市的主要街道,应该是主要街道旁边加工区域的小的街道,街道上发现有车辙的痕迹,显示当时很忙碌、繁忙的交易、运输情况。

  结合出土的遗物,以及一条唐代道路东侧发现的密集分布的水井、窖井、渗井、灰坑和卧泥池等遗迹,土砺石、石臼、骨器残料、玉石废料、陶器残件等,说明这片遗迹为临街道路的店铺后面作坊加工区的范围。西边地势比较低的中间有个水渠的地方,相当于巷子的道路和水沟。

  再根据道路两侧的水沟所处位置、宽度、车辙等遗迹分析,目前已发现的道路应为当时东市内的曲巷道路,为运料、出货、内部交通所设,而水沟则是东市内配置的引排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