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25件"国宝"回家 其中有两面海兽铜镜

20.12.2014  11:09

  自11月以来,汉中市文物旅游局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共收回25件文物。其中有于近日收回的商、汉、唐三代文物,共计5件。目前,4件放于汉中市博物馆,1件放于洋县文物博物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汉中市文物保管条件相对较差,馆藏文物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为确保文物安全,各基层文物收藏单位就将馆藏文物中品相好、级别高的文物统一代管于省级文物管理部门。 近两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陕西省开展,普查要求各文博收藏单位要悉数回收代管于外地的文物。经汉中市文物旅游局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联系沟通,汉中市各文博单位陆续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取回了代管文物。 11月6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梁彦民带队送回勉县博物馆17件(套)两汉三国文物,11月13日,略阳县文管会取回三件宋代瓷器,12月4日,汉中市博物馆取回2件唐代、2件汉代文物,洋县文物博物馆取回1件商代文物。至此,汉中4家文博单位的25件(套)馆藏珍贵文物已经全部回归故里。 12月18日下午,汉中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次收回的4件文物已经入馆,其中,有2件唐代的文物均是海兽葡萄铜镜,1件汉代的铭文弩机,1件汉代的陂池。 华商记者 王雨薇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