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丨在火热的工地感受中国经济活力
眼下,虽然已是寒冬腊月,但是在中国大地上,一项项重大工程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从荒漠戈壁到东部沿海,从南海之滨到北国边陲,从百米高空再到千米水下,数以千计的工程建设者们全力以赴,坚守在工程建设的现场。今天,就跟随我们的镜头,去工地上感受这扑面而来的活力。
看!这里的工程热火朝天
在百米高空中的输电通道建设现场,电力工人正在安装间隔棒,2023年4月,这条线路将全线贯通,进一步提高福建南部地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构建起清洁能源输送的电力大通道。
在千米之下的深海海域,气田钻井钻头正在打向地层5000米的深处。作为我国首个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建成后,“深海一号”的天然气储量将从1000亿立方米增加到1500亿立方米。
茫茫戈壁上的西气东输建设现场,尽管已是寒冬,但是工地上一片火热,铺管、焊接,工程加速推进。项目建成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石油天然气能力可达千亿立方米。
记者直击:春节不“打烊” 深中通道火热施工
深中通道,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集群工程,连接着中山、深圳、广州三地。建成通车后,由深圳到中山只需30分钟可直达。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工程正在加紧施工。由于深中通道的工期节点是在2024年,2023年工程量还很大,所以临近岁末,但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还是留在了这里施工。
金广河,一名普通的工程建设者,他告诉记者,虽然也想家,但是他一生中很难碰到这么大的工程,因此他说服爱人,选择了留在这里继续工作。
现在,深中通道每天都有新进展。这个月,海上非通航孔桥完成全部箱梁架设。今年,伶仃洋大桥将合龙,海底隧道将全线贯通。
赶工时 抢先机 春江水暖“粤”先知
春江水暖鸭先知。深中通道还未建成,国内外很多企业已经做好准备,提前布局。从位于深中通道中山的登陆口俯瞰这里,一座座大楼、厂区正在建设当中。有的工程还在最后的收尾阶段,但是招工的计划已经开始了。
杨俊峰,中山一家制造视频显示设备的企业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疫情之后,快速增加的订单,让他原来在深圳的工厂应接不暇,他们要赶紧启用中山的工厂。而今年的4月份的广交会,他国外的很多客商都要过来这里参观,这让他投产新厂房的想法更加迫切,现在正日夜赶工,基建没有完成之前,生产线已经在装在安装的。
不仅仅是深圳的公司,一些刚成立不久的中外合资公司也选择在深中通道旁建厂,抓紧工期,在通道建成后第一时间投产。芯鼎微(中山)广电半导体有限公司负责人时保华介绍,他们看中的还有这里的交通,从宝安机场到这边基本上在半小时车程之内。
产业复苏以及对深中通道未来发展的信心,让很多一线的企业已经行动起来。而对于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尹明来说,这个开年也异常忙碌。新年伊始,尹明就要开始落实和深圳签署的一系列协作项目,不仅要协助产业发展,还要营造好的营商、居住、人文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抢抓深中通道即将开通的机遇,基础设施、产业、也包括居住文化相应的配套都在加速推进。
在当地,记者走访了多个产业园、生活区以及文旅小镇。有的正在建设中,有的打算扩产,大家期待深中通道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新机遇,也对2023充满期许。
重大工程掀起开工热潮
而记者在调研中也发现,刚刚开年,各地一批批投资计划密集亮相,重大项目建设掀起开工热潮。
聚焦新领域、新产业,产业升级态势明显。在浙江温州,36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约440亿元。这些项目集中在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等领域。
而在辽宁沈阳,今年首批确定的30个百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中,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的产业项目就占到了13个,将近一半。
山东青岛则聚力发展重点产业链,突破一批引领性产业项目。公布的2023年363个重点建设工程中,数量居前三位的是智能制造装备类、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类和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类项目。
与此同时,补上民生短板,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发力。在海南三亚,今年首批集中开工项目有54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涵盖了民生、教育、生态等多个领域。
在江西,昌景黄高铁正进入全线铺轨阶段,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将串联起江西省南昌市、上饶市、景德镇市,安徽省黄山市,成为一条连通长三角的高铁大动脉。
而记者也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等多部门了解到,2023年,我国将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加快建设,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