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15.03.2016  10:06
  “供给侧改革”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是否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目前,我国几乎每个城市都面临着基础设施短缺和实际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作为地方公共产品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成为衡量市民生活水平和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不仅如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肩负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拉动投资、扩大就业、促进节能减排的重任。多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可回避的是,依然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既要做好“加法”,也要做好“减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势在必行。   首先要坚持规划先行,避免无序建设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制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减少低端供给的关键和前提。城市基础设施如何设计、如何布局都需要统筹考虑。编制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地貌特点、建筑特色、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产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坚持因地制宜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适度超前与量力而行相结合、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相结合、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确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目标,合理配置设施种类,确定不同设施的建设时序,使规划成果成为引导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其次要坚持质量第一,确保城市安全 。“今天建成明天裂缝、今年通车明年垮塌”的城市基础设施无疑是低端供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百姓生活和城市安全息息相关。工程质量低劣,不但会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还会严重威胁公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安全,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为此,要着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工程招投标管理及施工监理,确保工程质量,使新建、改建的城镇基础设施都能成为放心工程、安民工程。要严禁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滋生腐败的“豆腐渣工程”,真正做到基础设施建设为民,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最后要坚持经济实用,绿色低碳 。中高端供给不能“走偏”,五星级公厕没有必要,绿地植被也无需进口。作为政府主导的工程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应以耐久、实用、节能为目标,全面落实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建设工业化水平,优化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发展环境,建立相关标准体系和规范,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孙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