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任性

19.02.2016  10:53

  我们家住在离幼儿园三到四公里远的地方,如果孩子要搭娃娃车,就得七点起床、七点半上车,绕了大半个城镇,一小时后方能到校。这一两个月来,常常是他在睡眼惺忪之际,被我帮忙套上衣服、穿妥鞋袜,娃娃车来时由老师牵着上车,挥挥小手充作道别,然后继续摇摇晃晃地昏睡,直到抵达学校。

  孩子才三岁半,我对他未来会长成什么样的人大抵抱持开放的态度,毕竟人生是属于他的,只希望母子间的亲密感可以继续到他的青春期。对于坊间的各种教养书,一向抱持这种想法:如果孩子可以因为严厉的教导就个个成材,这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一个正常社会该是有各式各样的人,能在社会中被尊重,也懂得尊重他人,更有权利与自己所爱的人成家立业度过一生。

  幼儿园的老师却很强调孩子未来的竞争力。每天都有固定的回家作业要完成,或是练字或是画画,还有指定阅读,难度颇高。据我所知,很多父母会替孩子完成作业,老师基于便利的立场,对这类情况大多默许,但很介意孩子晚到校,原因是担忧孩子的课业会跟不上同学。当我因故伤了脚,无法接送孩子到校时,老师推荐了搭乘娃娃车的方案,从此孩子每天准时到校,老师很开心,在联络簿上写着:“每天一早就能看到小宝贝,好幸福!

  当妈妈的我却感觉到自己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插入了一个“外敌”──以爱之名,干预亲子日常的相处与互动方式。这提醒了我要勇敢地与老师沟通,想办法争取让年幼的孩子可以多睡一会儿的权利,以及让孩子的作息时间能与父母一致的空间。(摘编自台湾联合报 作者:周芬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