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12贫困县婴幼儿营养失衡 近半儿童贫血
据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团队2013年对陕西12个贫困县,370多个自然村,近2000多个婴幼儿进行的对比研究显示,49%的婴幼儿存在贫血,21%的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33%的运动发育水平滞后。为这些孩子补充微量营养素产品六个月后,贫血率有所下降,但能力发展没显著变化。
不少孩子的状况不乐观
茅坪镇红光村一个小男孩,父母在西安打工,他和哥哥由爷爷奶奶照顾。调查员对他进行智力测试时,孩子不能按要求完成摆积木,体能测试也不能完成。在抽血化验后,测量值只比贫血临界线高一点。
在一个移民安置点,一个小男孩非常好动,即使调查员几次演示也无法完成各种测试,测试结果也是贫血。
一名由奶奶和外婆照顾的小女孩智力和运动能力测试结果都不错,但却是在贫血的临界线以下。经了解,老人几乎没给孩子吃过水果,喝牛奶的机会也不多。
而对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时,有人会因免费发放的营养包孩子不爱吃,或不愿意护士为孩子抽血而不配合调查。
这些数据来自“养育未来”项目调查员的实地调查。日前,他们来到陕南,为婴幼儿进行各项测试,采集数据样本。
调查2000多名婴幼儿
10月19日清晨,史贝贝和5名调研队员、1名护士,准备前往离镇安县城很远的茅坪镇、庙沟镇的十多个村子,为十几个1~2岁的婴幼儿进行测试,调查成员全部来自陕西的各所大学。同时,还有14个调查组分布在宁陕、石泉、旬阳等10个县,对2000多名婴幼儿进行为期半个月调查。有孩子随父母到了外地,调查员还要千方百计联系进行测试调查。
调查项目一般有智力和运动能力测试,由护士检查婴幼儿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值,初步判断是否贫血,还要对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婴幼儿营养习惯、生活习惯,并给部分样本发放营养包。
这个项目叫“养育未来”,是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培训交流中心、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的合作项目。通过科学调查和试验,探讨减少和消除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营养不良、提高人口素质的可行方案。
调查员就像一群蜜蜂,奔走在大山采集数据样本。“养育未来”项目负责人、陕师大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史耀疆教授说,调查员采集的数据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史耀疆说,只要可能,这项调查会跟踪样本直到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