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建立领导定期听取审计要情专报制度
近日,安康市委书记、市长、副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等市级领导听取了该市审计局审计要情专报,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今后一个阶段审计工作做了专题部署。这是安康市委、市政府建立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审计要情专报制度后,召开的又一次例行会议。
2014年安康市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审计要情专报制度”。确定市委书记、市长,每半年共同听取一次审计要情汇报,要求审计机关就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重大性、漏洞性问题进行归纳,提出涉及全局性的审计整改建议,使审计成果得以充分运用。这项制度是一项创新,体现了安康市委、市政府对审计成果运用的高度重视,极大地推动了审计工作。
一是审计反映问题整改迅速。2014年,该市审计局对市本级236个一级、二级预算单位和1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全覆盖审计。审计发现的问题,通过要情专报会议及时反映给市委、市政府党政主要领导,得到了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郭青要求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同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做好审计成果运用。市政府召开了由市长徐启方亲自主持的审计情况反馈会,政府分管领导与责任单位签订整改落实责任书,促进审计问题整改。2014年市审计局发出的257份审计报告和审计建议书,覆盖了所有市直单位,提出的问题全面得到了整改落实。审计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27.3亿元,核减政府投资1.03亿元,收缴违规违纪资金3791万元。
二是审计发展困难化解得力。为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去年该市破格为市审计局增加机构编制人员,同时增加财政预算100万元,用于外聘审计人员30名,购买社会服务,弥补审计力量不足,有力保障了审计全覆盖的实现。2015年市审计局通过审计要情专报会,申请进一步增加行政编制和财政预算的请求,再次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列入议事日程。
三是联审联查机制运转高效。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漏洞,市委、市政府要求财政、发改、监察等部门与审计机关通力协作,联审联查,对经济运行中的重大突出问题,按轻重缓急,分步分块集中整治,规范完善,通过治标的办法刹住经济运行中的歪风邪气,倒逼制度建设。市政府相继出台了规范政府经济运行秩序的措施,对审计揭示和反映的突出问题亮起红灯,设置 “高压线”,实现“零容忍”。2014年该市审计局收缴违规违纪资金3791万元,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40条,向相关机关移送违规约谈事项64项,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建议362条,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审计要情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