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康市教育系统实施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改革、推行“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三区一体化管理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等工作,并已取得初步成果。他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严格按照国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安康市教育局制定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全市2014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一是 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严格按照“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和“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全部实行小学就近划片入学和小升初免试就近对口直升方式,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免试就近入学,保证每位适龄儿童有学上。 二是 重点实施好安康中心城区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城区江南片初中招生改革工作取得突破。经过市、区两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研讨论证,广泛征求安康城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的意见,研究制定了《安康中心城市江南片区初中招生方案》。从2012年开始,安康城区江南片安康中学和汉滨高中每年拿出一定指标,向城区薄弱初中定向招生,帮扶城区薄弱初中发展。2013年秋季,在安康城区江南片顺利实施了小升初就近划片入学工作,按小学毕业生所在学校相对就近原则,以城区三所优质初中为龙头将安康城区江南片中小学划分为三个大学区,安康城区江南片所有小学毕业生分别升入三所优质初中,自此改变了几十年来城区小升初考试的模式。 三是 严格规范城区学校招生办学行为。2014年,为确保安康城区江南片初中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顺利实施,安康市教育局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安康城区中小学招生秩序和办学行为的通知》,安康中心城区学校按照学区实施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实行划片免试就近入学,严格规范城区学校招生办学行为,巩固安康中心城区江南片按学区就近入学的成果,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上学难”“择校热”等问题。
——实施“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三区一体化管理改革。 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安康市教育局在安康城区推行“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一体化管理改革试验,并在全市推行“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三区一体化管理改革。 一是 为了提升城区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制定出台了《安康城区推行“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一体化管理改革试验的实施意见(试行)》,结合安康城区教育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以区域内同类型、同层次学校为主体,按照“对口帮扶、委托管理、捆绑发展”三种改革模式,在安康城区江南片划分组建3个小学大学区、1个初中大学区、3个九年一贯制大学区,实施安康城区“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一体化管理改革试验。 二是 在全市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一体化管理改革,下发《关于在全市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一体化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加强学区化管理,构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教育管理机制,培育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 实行大学区考核评价制度。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教研部门围绕素质教育、内涵提升、均衡发展、促进公平等核心指标,建立完善“三区一体化”管理改革工作考核细则和评价指标体系,对“三区”建设与发展进行“捆绑式考核评价”,对每个成员学校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等工作纳入年度教育重点目标责任考核一并实行“捆绑式考核评价”。积极探索促进学校均衡优质特色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三区”在体制机制、实践路径、方法措施等方面不断创新,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管理队伍等方面不断加强,保障“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一体化管理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题,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安康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统筹、指导、管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把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列入工作计划,纳入对县区和学校目标考评范畴,强力推动课改和教改工作。 二是 建立长效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指导文件,明确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思路。根据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修订下发了《安康市中小学管理常规》等文件,使该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是 实行典型引路。借鉴课改名校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和构建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市确定31所中小学课改实验校和12所基地校,通过抓点示范,引领辐射,循序渐进,探索经验,全面推开。
(责任编辑:胡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