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全面完成
全省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动员部署会后,安康市高度重视、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紧紧围绕“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对应、实际配备人员和财政供养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职数相对应”的“四清两对应”工作目标,按照准备、实施、验收三个阶段,在全市各级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了核查工作,彻底摸清了机构编制和人员现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省工作通报中排名第一。
抓部署,强化组织培训。安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成立了核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开展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县区编委办、市直部门政办科长或业务人员200余人,召开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工作业务培训会议。同时,要求各单位和县区将核查工作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镇村综合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重点改革统筹安排,建立核查工作责任制,落实核查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和经费,确保了核查工作顺利推进。
强措施,全面组织实施。建立核查联审协调机制,自9月1日起,从组织、编制、财政、人社、审计五家单位抽调10名干部,集中办公,对市直单位进行联合审核;实行每日联审小结研判,对当日联审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登记、研究分析、集中解决;建立核查工作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和交流工作情况;采取核查倒排催办措施,将联审任务细化到每天,责任落实到人;实行档案卷宗化管理。实行“一个单位一卷档案”,共装订卷宗档案300余卷;建立《核查信息共享台账》,进一步强化了编制人事与财政供养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监督约束机制。
重实效,坚持边查边改。核查工作中,紧扣单位自查、联合审核、公示公开、信息汇总等环节,把查实查准作为核查的关键,以《机构编制管理册》和“原始档案”为基础,严把信息采集关、档案真实关和数据准确关。按照“边查边改边规范”的要求,本着“核查补漏洞、核查促规范”的原则,核查人员不回避矛盾,通过联审会商,解决了一批在编制人事管理中人岗不一致、在编不在岗、工资不对应、档案不齐全等问题,实现了核查“四清两对应”的目标,为进一步规范编制管理,推行实名制网络办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飞翔 审核: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