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人文社科成果转化机制
每每提起科研成果转化,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多是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研究,而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则缺乏足够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否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只是“书斋里的学问”?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又该怎样转化?围绕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多位学者。
化入人的内心世界
在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虽已形成了庞大的理论系统,但它与迅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之间仍存在一定距离。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鲍宗豪提出,一些社科工作者将大部分精力置于争取项目、出版专著、发表论文等方面,在“追求”表述精湛、观点新颖、思想完善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忽略了社会实践,以至有关部门时常“冷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若以‘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为目的,而忽略了成果对社会的意义,即使文章或著作的层次再高,也不能实现它应有的价值。”鲍宗豪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林坚表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着每一个人,可以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影响每一个人的行为和整个社会的风尚,进而提升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整个国家的软实力。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最终是化入人的内心世界。
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王新生表示,哲学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能够很好地解释和说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为时代的精神气质。
将研究过程及成果“社会化”
与自然科学研究将其创新性成果转化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不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多是借助媒介推广,使社会主体接受研究成果的影响或运用研究成果,进行管理、决策、咨询等活动,从而发挥其资政启民、影响舆论和公众等方面作用。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在本质上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实践化。”鲍宗豪认为,其主要途径是研究过程及成果的“社会化”。林坚提出,转化要经过几个层次:首先,需要成果被社会主体接受,并转化为他们的思想、理念;其次,在社会主体的决策中发挥作用;最后,直接作用于社会实践,宏观上可能影响国家发展战略、公共政策,微观上可能对具体部门的管理起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智库建设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阵地,发挥着‘储备库’、‘孵化器’、‘加速器’的作用。”林坚表示,智库通过创新思想引领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和旋转门的人才交流机制,采用多种手段和渠道向决策者、社会公众、学术圈等推介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策略,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政策决策执行影响力,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多种设计方案。
“只有不同的学科相互合作,才能产出优秀的研究成果。而智库建设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将不同学科的人才聚合共同开展研究。因此,建设好智库,能够使人文社科成果更好地发挥它的效益。”王新生表示。
推进人文社科成果转化机制建设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两者在转化方法、表现方式以及成果发挥作用的形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姜延军认为,切忌完全参照自然科学研究转化标准来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要尊重不同学科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探索符合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执行副组长张南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不仅要关注人们对成果的接受程度及其运用于实践的实际效果,还要关注是否有政策法规对其进行保护。
“在国家层面,政府部门应认识到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性,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研究成果评价体系,鼓励研究人员进行人文社科类成果研究和转化工作。”林坚提出,在制定评价体系时要避免“一刀切”,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成果进行不同的评价。在他看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化与社会影响力测评应成为评价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构成人文社科成果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发挥智库在推进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认为,智库研究人员要面向社会现实问题,加强与高校和媒体等相关力量的互动,建立互联网+智库新模式。鲍宗豪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将各种成果转化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产品”:如文明城市标准、社会治理精细化标准、文化遗产标准,以及动漫、微信、微视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