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的叮嘱

05.03.2015  18:49
  正月初四,我们弟兄几个拖家带口一块儿去探望84岁的小舅。小舅说,吃罢午饭,有重要事情交待。我们都纳闷,啥事嘛? 

  小舅在外甥的心目中分量很重。“文革”期间,由于家庭成份不好,小舅受尽了别人的冷眼。那时候,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八口人,吃用十分艰难。但他从来没有忘记对亲人的责任。再苦再累都没有放弃对生活的信心。经常称着晚上时光,织席、编笼、缚条笤,贴补家用。“文革”后期,听说化肥能增产,为了能让自留地多打点粮食,小舅常常半夜里偷偷摸摸骑上自行车外出购买化肥,目的就是希望多收上三五斗粮食。一家人总是担惊受怕,因为那时候化肥是统购统销的物资,私人是不许买卖的。祖上留下的一大堆古籍虽然在“文革”中被付之一炬,但书中孝老爱亲的思想却在小舅的心头早就扎下了根。每年正月十五给外甥送灯笼,端午节送小背心、油曲莲馍一次都没有耽误过。要知道,小舅家离我们家要三十多里路呢,中间还有一架漠西沟,光翻沟少说也得半个钟头。对年事已高的外婆,小舅一直非常孝敬,不喊妈不说话。每次下地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向母亲问安,冬天烧炕,夏天驱暑,病时煎药,烦时开导,从无懈怠。外婆84岁驾鹤西游,小舅自书挽联“五十三载恩未报,三九四天竟长眠”。此后,小舅便成为一位素食主义者。后来,和我同岁的表哥大学毕业,就职山东烟台,经常把小舅接过去生活。小舅闲不住,包揽了家里的一日三餐,而自已每天就是萝卜青菜。山东虽好,但小舅一直想念着老家,终于在去年冬天回到故乡。每天看书、读报、听戏、散步,生活很有规律,就是不太与人交往。 

  吃过午饭,小舅坐在炕边上,我们几个外甥围坐在屋内的沙发或杌子上。小舅说:“我今年84岁了,可能活过今天没有明天,我现在向你们交待最后一件事……”我们都静静地听着。 

  “我死之后,戴个黑纱安埋就行了,不许穿白戴孝,不许燃放烟花,不许叫乐人唱戏。做人就实实在在的,不要图虚名声。这就是我的遗愿,你们都记着,一定要照着办,不然我死不暝目……”小舅说这话的时候,一字一板,义正辞严,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看得出来小舅对大办丧事的厌恶。 

  几个外甥眼里都闪动着泪花,我们深知小舅一生的艰辛和伤痛。我们答应小舅丧事从简,但祭奠仪式还是要有的,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教育。 

  晚上躺在床上,小舅说话时的神态总是浮现在我眼前。我想,自已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虽没有小舅吃得苦多,但那个时代的苦难给每个人都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铭记“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爱心永驻,爱物节俭,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