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情见证40年医者仁心 78岁医生李国威昨深情忆往事
一本旧日记,将一段绵延40年的医患情,重新打捞起来。沉淀在时光深处的,是一位75岁的癌症康复者,对当年主治医生李国威的一份惦记、挂念和感激,让人心头温热。
昨天,78岁的李国威接受了 三秦 都市报记者采访。“这个患者我已经记不得了,但他是有心人。”李国威说,医者治病救人是天职,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
患者至上 生命平等
西安交大二附院普外科的办公室,李国威套上一件白大褂,走进了三病区的医生室。他祖籍武汉,出生在四川,虽然今年年初动了一次大手术,最近在康复治疗,但仍精神矍铄、谦逊儒雅。
从1964年大学毕业至今,李国威已经在这个医院工作了54年。除了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还是博士生导师,承担教学科研任务,桃李遍天下,仅博士生就有十多名,目前全都是国内普外科领域的专家。
2005年,李国威退休后,被医院返聘,至今坚守在一线,从事疑难杂症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前两年还亲自给病人做手术。
“《三秦都市报》的报道,我在当天就看到了。”李国威笑称,当时他的第一个想法是,试着帮助王发源老人寻找40年前的这位医生,“没想到看完以后,才知道这个人就是我。”他说,医生只有一个职责,就是尽自己的全部努力,挽救每一个生命,患者至上、生命平等、一视同仁,至于患者是否记得、是否感激,“不需要,也没必要。”
“能做的就是继续严格要求自己”
本报的报道,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尤其是在很多医务人员中间,产生了强烈反响。李国威的很多老同学、老朋友都给他发微信,表达敬意。
“国威!值得!你是最耿直的人!”他的老同学、外科专家李金福在发给他的微信中说,“医生和教师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崇高的职业,对我们从业者来说,真不敢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40年前由自己主刀的那场手术,李国威早已记不清了,但他坦言,那个年代医疗条件不如现在,但是医生和患者的感情是很纯粹、很真诚的,这源于医生对患者的天然情感,“所谓的责任感,就是在一次次下基层、一次次与劳动人民同甘共苦的过程中建立的,可以不谦虚地讲,我对我的患者是极负责任的。”
“他是一代代年轻医生的楷模”
李国威随后讲起了48年前自己在商洛丹凤县下基层的经历。1970年,30岁的李国威带领交大二附院(当时叫西医二附院)的15名医生、护士到了丹凤县武关镇,他们的任务是要在那里建一个卫生所。
“从西安到武关,大约240公里,当时都是山区公路,要翻越秦岭,坐了9个小时车才到。”李国威说,到了后发现连住所都没有,大家只能打地铺。“卫生所”也只是一栋空平房,门窗不全,连桌椅都没有,更别说医疗设备了。
一位产妇,李国威印象很深刻。当时,这位产妇腹中的胎儿上肢已经出来3天了,胎心都没有了,卫生所没有条件接诊,怎么办?“当时病人家属一无钱,二无粮票,我们几位医生一起上手,打手电、架着木板床、用高压锅烧水消毒,在局部麻醉的状态下,顺利切除了子宫,取出了早已死亡的胎儿。”李国威说,最后输了3天葡萄糖和盐水,打了3天青霉素和链霉素,终于挽救了产妇生命。“手术后,我们还集体从灶上给这名产妇分了些食物,虽然条件简陋,但一样可以救死扶伤。”
“李教授经常教导我们,只有多去病房,才能和患者之间建立起感情,让患者信任你,这才是真正的对患者负责。”他的学生、交大二附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徐心告诉记者,李教授从医54年来,低调谦逊、一丝不苟,常年坚持坐门诊、亲自与病人谈话、手写病历,“他从不听我们汇报的病情,病人的每一项身体指标、每一天的康复情况,都是他挨个进病房,与病人沟通后掌握的,他是仁医,是济世良药,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是一代代年轻医生的楷模。”
本报记者宋雨 李平 党运
实习生张雯 崔诗怡
一本日记 见证40年医患情 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