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每条网民意见都认真看

06.03.2015  10:53


  昨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报记者 陈杰 摄


  向东接受新京报专访,揭秘报告起草过程,并详细解读。资料图片

  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接受新京报专访,“总理要求报告不回避问题,跟大家坦率真诚交实底

  昨天上午,李克强总理作任内第二次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接受新京报专访。

  向东介绍,总理自始至终参与报告起草,春节期间还在亲自修改报告。总理表示,向人民报告,态度必须端正,坦率真诚交实底,不能有遮掩。

  向东告诉新京报,这份报告明明白白告诉大家,我们是有困难的,同时也会让大家对中国的经济放心。看完报告,大家会感觉心里很踏实。“给我的感觉是,最大特点是非常实,谋划发展有招,部署改革有力。

  【起草揭秘】

  1

  每条网民意见都认真看

  新京报: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近年来赞成票最多的。在你看来,为什么赞成率会这么高?

  向东:还是清新的风格,适应了老百姓的需求,讲到老百姓心坎里去了。人大代表不是你可以糊弄的,赞成票是发自内心的拥护。

  新京报:起草组有哪些人?今年有什么变化?

  向东:一般来说,起草组以国务院研究室同志为主,再吸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等主要部委的同志。今年也邀请了媒体参加,比如新华社,还包括来自地方的同志。

  新京报:今年的报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起草的?什么时候定稿?

  向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开完,中央确立来年大政方针之后,就着手起草。按惯例,从起草,到提交大会,一般经历4次大的会议审议。

  起草工作历时3个月左右,前两天才定稿。

  新京报:这次是怎么征求意见的?

  向东:起草报告以前,今年还专门征求了人大代表的意见。起草过程中,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分别主持召开4次座谈会,分别听取企业家、经济社会专家,科教文卫体方面人士、民主党派和基层群众意见。

  国务院召开全体会议讨论以后,形成征求意见稿,发到全国党政军群所有部门。总共发出3000多份,涉及100多个部门,收集到几千条意见,能吸收的基本都吸收了。特别突出的意见不能吸收的,还要给对方解释。

  新京报:今年的工作报告还通过网络征求网民意见,有近千条意见被提交起草小组,这些意见是怎么处理的?每条都要看吗?

  向东:网民提出了非常多的意见,收到的每一条意见都要认真看。网民关注的,报告里都有体现。

  2

  总理要求坦率交实底

  新京报:总理是怎么参与起草和修改的?

  向东:报告是在他的主持下起草的。总理在春节期间还在琢磨和修改报告,上班以后还亲自修改了很长时间。

  新京报: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理提出做不到的不说不写,让人印象深刻。今年总理提了什么要求?

  向东:今年总理说,向人民报告,态度必须端正,要坦率真诚交实底。

  新京报:怎么体现出坦诚?

  向东:我觉得是一点没有遮掩,老老实实地对人民群众报告政府工作。

  在谈到问题的时候,比如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对经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没有任何的回避。报告也说了,今年下行压力比去年可能还要大。

  另外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投资还在下滑,产能过剩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部分地区的风险隐患还比较多,也时有爆发;政府工作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说存在着为官不为的现象。这些也都没回避,跟大家交实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