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学院首部本科专业标准编制完成并开始使用

23.03.2015  20:40
            日前,陕西理工学院首部本科专业标准历经两年编制,付诸使用。《陕西理工学院专业标准》是该院规范专业办学,凝练专业特色,深化内涵建设这一主题的探索与尝试,体现了该院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决心。             ——制定专业标准是该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该院结合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介绍》,在全院推行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制定专业标准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目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全校所有本科专业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与标准,体现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凝练专业特色,突出应用型的特点,为全面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奠定基础。围绕这一目的,该院要求各专业在制定标准时,要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学院定位、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要从培养规格和需求出发,不局限于现有条件,要用发展的眼光,体现前瞻性和高位性。             该院为做好此项工作,深入调研,组织各专业在校内外进行交流学习,并结合麦可思公司对该院的调查报告,对全院所有本科专业进行了全面摸底。2013年上半年,全面启动专业标准制定工作,设立专项课题,探索研究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及相关质量标准。该《专业标准》吸收了学院内外大量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2014年11月该院接受陕西省巡视诊断工作期间,得到了多位巡视诊断专家的指导性意见,经反复修改、完善,于2015年3月完成编制工作。             ——《专业标准》围绕该院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定位、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突出应用型特点。 专业标准作为学校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其核心是人才培养标准。该院始终围绕“培养明德博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校融入社会发展,专业融入行业发展,教师融入学校发展,学生融入专业发展”的路径,贯穿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任务,科学设计编制方案。             在《专业标准》人才培养实现矩阵中,围绕应用型的特点,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学习能力、应用知识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结合学校《中期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在专业标准中融入“需求导向、育人为本、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建设理念,通过规范专业办学标准,优化硬条件,提升软实力,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专业标准》紧扣内涵发展,注重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业标准》将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专业发展有机结合,体现了该院着力打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专业改革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信心和方向。             该院65个本科专业在前期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以经济社会需求和行业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导向,在培养规格中力求做到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在实现路径上与培养目标相符合,从学科基础、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及培养标准实现矩阵、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规范。对专业教学条件中的师资力量、图书资料、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经费等做出基本要求,以保证专业培养质量,使专业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随着该院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有序推进,制度化、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不断优化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氛围逐渐形成,教学改革的方向进一步明晰,这些不仅为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有利于发挥专业标准在专业建设和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目前,《本科专业标准》已在学院内使用,作为各专业组织教学、凝练专业特色、深化专业内涵、提升专业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指南。(文/许阿娟)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