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竞技体育工作
为切实做好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周期商洛市竞技体育工作,努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和综合实力,4月1日商洛市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新周期竞技体育训练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七县(区)教育体育局负责人及市体育局、市体校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会议认真回顾总结了省十五届运动会周期商洛市的竞技体育训练工作,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新常态下如何切实抓好竞技体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会议研究印发了省十六届运动会周期竞技训练工作安排意见,确立了“改革创新、强基固本、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并明确了四项重点工作。一是着力优化项目布局。结合商洛实际和省运会项目设置特点,将现有项目分为基础项目、重点项目、辅助项目和补充项目四大类,按照“基础项目全市参与,重点项目集中开展,辅助项目循序提高,补充项目输送培养”的原则,明确了各县区教体局、市体校、市级重点学校主抓项目和工作目标,建立了项目承包责任制。二是持续推进体教结合。以解决学训矛盾和建立后备人才训练梯队为出发点,建立了教育体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利用教育部门资源,共同抓竞技体育。将坚持以市县体校为基础、体传校和单项训练基地为重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体育户外活动营地为补充的青少年体育后备才培养体系,市级项目县区办、学校办,持续推进人才网络梯队建设。以项目为中心,将部分市级重点训练项目交由县区教体局及有关中小学校承担训练和参赛任务,市体校、县区教练和学校体育教师捆绑整合,建立责任共同体,由市体校教练定期到所负责的项目学校开展训练指导,共同提升项目训练水平。三是发挥竞赛带动作用。坚持每四年举办一届市运会,与教育部门联合,每年组织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和单项比赛,市体育部门组织田径、足球等重点项目青少年年度比赛,县区每年举办布局项目单项比赛,以比赛带选材,以赛事促日常进训练的常态化。四是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将依据国省有关文件精神,与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运动员和教练员训练伙食及服装补助办法》、《教练员聘用及管理办法》、《市体校教练员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奖励办法》等制度,激发各县区、各单位和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热情,调动积极性。
会上,还就新周期的项目布局等工作安排进行了交流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并就创新竞训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另外,会议还专题就备战2015年省十六运会年度赛、筹备举办全市青少年重点项目比赛和深入开展校园足球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通报表彰了2011-2014年度商洛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突出贡献单位。(供稿:商洛市体育局 罗卿民 王庚民 0914-2329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