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是小麦收获的时节,也是焚烧秸秆现象高发期。繁忙的6月已悄然走过,截止目前,在国家环保部卫星云图、省政府卫星监测及省督查组抽查、市巡查组检查中,宝鸡市均未发现有秸秆焚烧火点。今年夏收焚烧秸秆为啥少了?总结起来主要得益于领导重视、部门合作、精准施策和市场化运作。“不敢烧”、“不愿烧”和“舍不得烧”成为广大干群的基本共识,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宝鸡特色的综合管控经验,促进了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迈上了新台阶。
一、领导重视,政策持续发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保护大气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举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焚烧,做好防污降霾工作。春节刚过,负责农业和环保的市级领导分别深入县区就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调研,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进行专题研究,提出了以利用促禁烧的工作思路。4月底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业局、环保、财政等部门制定的《2016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从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拿出500万元对秸秆综合利用机具累加补贴,在全市范围内对涉及秸秆综合利用的机具实行敞开补贴,这是我市第一次对秸秆综合利用机具进行全覆盖累加补贴。市农业局及时对秸秆综合利用机具7类26个规格制订了累加补贴标准,其中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最高补贴接近购机价的50%,降低了群众购机成本,进一步激活了购置秸秆综合利用机具的热情,促进了三夏小麦秸秆的回收和还田利用,大大地减少了田地内的可燃物,遏制了焚烧。
二、疏堵结合,部门通力合作。“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关键是要给秸秆找个出路”。农作物秸秆在过去是农家很好的生活燃料,而当新型清洁能源进入农家后,秸秆成了多数农户拿了无用,弃地碍事的累赘。所以焚烧成了常态和禁之不绝的顽疾。带之而来的是大气环境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面对这一情况,近年来,我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今年,为了实现“不点一把火、不冒一缕烟、不留一片黑”的目标,各部门通力合作,一手抓秸秆综合利用,一手抓严管重罚,疏堵结合,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疏”上,为了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农业部门积极研究引进推广适合我市实际的秸秆机械化利用技术和机具,制订了《宝鸡市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规范》,形成和创新了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和途径:一是机械化直接粉碎还田。推广了小麦收获机加装秸秆粉碎装置,解决了小麦收割后秸秆均匀铺撒问题,变废为肥。二是捡拾回收,积极推广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解决了小麦机收后的秸秆收集利用难题,变废为宝,使秸秆成为工业原料、畜牧饲料和食用菌生产基料。三是创新作业方式,积极引进推广带状旋耕施肥播种机、防缠绕免耕施肥播种机,成功解决了农作物秸秆还田后,免耕播种机在秸秆覆盖地作业中通过性差和壅堵问题,解了群众后顾之忧。为此,今年,全市在高速公路沿线、城市周边的重点县区设立了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万亩示范田6 个,千亩示范田5个,示范面积6.68万亩。在“堵”上,市环保局在制订秸秆禁烧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时深度融合秸秆利用工作,重奖重罚。今年市公安局成立了六个专门工作组,严厉打击禁烧期间故意(过失)放火等违法犯罪行为;市交通局结合“路政宣传月”活动,加大了夏收期间道路清障力度,为秸秆运输提供了绿色通道。有效的“疏”为禁烧提供了保证,有效的“堵”为利用营造了氛围,双管齐下,有力的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开展。
三、精准施策,促进有效利用。针对我市小麦种植区域生产条件、土地利用方式及群众对秸秆利用认识程度等相差较大的现状,在通过建设示范田,召开机具现场演示会等方式宣传教育群众提高对秸秆综合利用认识的同时,精准施策,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不同收割区域秸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是有捡拾条件的区域,推广使用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捡拾运走田间秸秆,实现回收利用;二是没有捡拾条件的区域,要求每台收割机必须加装秸秆粉碎装置,秸秆粉碎成粉末后后均匀抛洒在田地,实现还田利用;三是小麦收获后播种玉米的田块,推广玉米硬茬免耕播种技术,积极实施“小麦机械收获+秸秆捡拾(粉碎还田)+玉米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四是对夏闲地,结合机械深松整地项目,动员群众和农机手使用深松联合整地机等器械,采用“旋耕整地+深松作业”“浅旋灭茬+深松作业”等方式,尽量减少地表残留的秸秆,遏制焚烧。今年三夏全市共推广秸秆捡拾打捆机175台,收割机加装秸秆粉碎装置762台,秸秆还田机63台,深松联合整地机83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累计达到了9900台件。捡拾小麦秸秆68万亩,10.15万吨;秸秆粉碎还田101万亩;机械深松整地76万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5%,秸秆综合利用机具的推广为秸秆找到了出路。
四、市场运作,做强秸秆产业。有句话说的好: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副产品,不仅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而且是优质的工业原料,生物燃料和生产集料。弃之为害,用之为宝。做强秸秆产业,延长农作物生产产业链,开创了群众增收的又一途径。按照“农户为载体、公司做纽带、政府来引导、市场搞运作”的工作方式,积极扶持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农户+合作社+市场”的运行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特别今年“三夏”期间,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秸秆利用和禁烧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农机专业合作社功不可没。我市目前已有农机专业合作社 161 个,其中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26个,“三夏”期间捡拾小麦秸秆10.15万吨,价值6000多万元。陈仓区依托利民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宝鸡地区第一个农机专业联合社:“宝鸡市便民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联社”,既降低了运行成本,又充分发挥了社员的积极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利民”品牌,走出了一条“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品牌销售”的路子,合作社理事长王九利获得2015年“雷沃杯”全国二十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称号。扶风县政泰青贮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购买大型农业机具153台套,实现了就近收集、加工粉碎、集中储运,形成种植、收集、处理、储存及运输五环节运营体系,年收集加工玉米秸秆饲料5万吨,收集储存小麦秸秆3万吨,秸秆饲料销往宝鸡现代牧业、杨凌科元、陇县、千阳及宁夏、甘肃等周边地区养殖公司,有效解决了收获季节秸秆乱堆乱放及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2016年6月3日该合作社理事长刘录太获得“宝鸡市环境保护公众人物”称号。岐山联盟、金台富民、千阳吉瑞等秸秆利用合作社都是我市秸秆机械化利用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年秸秆利用量都在1万吨以上,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东、中、西”的地域发展布局,也使秸秆利用面更均匀、更全面。由于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良性发展,在宝鸡市形成了稳定可靠、效益良好的秸秆产业化运行环境。
宝鸡市农机局 黄耀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