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集中发布2014年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
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举行2014年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会(重大人文基础研究成果专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出席会议并发布成果主要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简明世界历史读本》主编武寅等主要成果的责任人对成果进行重点介绍。
此次发布的人文基础研究成果共有10项,分别为:《新大众哲学》(7卷)、《简明世界史读本》、《梵语佛经读本》、《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32卷)、《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二里头(1999-2006)》(5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1963年卷)》、《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系列(16卷)和档案文献系列(212卷)》、人民日报《文学观象》专栏系列评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记者从会上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成果专场)将于12月25日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主持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
据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从2011年开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及科研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目的就是不断提升科研生产力,推出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和学术产品,让前辈学者打下的学术根基更加稳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基础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学者们潜心研究、辛苦耕耘、历览古今、纵贯中西,努力占领学术研究的制高点,推出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四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共完成专著近2000部,论文15000多篇,研究报告5000多份,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普及读物、教材等千余种。
从2013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每年年底年初举办一系列发布会、报告会,向社会进行成果发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从数千项年度研究成果中遴选出若干成果进行发布,其中既有人文基础研究方面的成果,也有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功能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虽然作为年度成果发布,但大多数成果经过了五年或十年“磨一剑”的过程,有的研究过程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代表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前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