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成区主要车行道 年底前机扫率达 90%以上
1个方案
“铁腕治霾·保卫蓝天”:今年底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较2012年下降15%,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明显下降
7个行动
煤炭消减:今年,全市消减煤炭43万吨
生物质综合利用 :今年底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低速载货车污染治理:6月30日前,全面淘汰辖区内剩余343辆黄标车
“小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11月15日前完成辖区内“小散乱污”企业总数50%以上的清理取缔任务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下降0.8%
重点污染企业环境监察:11月1日前,市辖区涉气重点污染源具备条件的要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100%
扬尘治理:12月31日前,城市建成区主要车行道路机扫率达到90%以上
3月6日,铜川市市长杨长亚主持召开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会议听取审议了《铜川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情况、关于全省治霾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及铜川市贯彻落实意见等事项。
保护土壤:
2030年实现土壤环境稳中向好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保护土壤环境是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铜川市根据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陕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制定了《铜川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方案要求,要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原则,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行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到202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方案指标提到,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2%;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1%。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8%;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90%。
保卫蓝天:
“1+7”行动方案铁腕治霾
会议听取了关于全省治霾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及铜川市贯彻落实意见的汇报,审议了铜川市2017年铁腕治霾“1+7”行动方案。该方案从“铁腕治霾·保卫蓝天”及煤炭消减、生物质综合利用、低速载货车污染治理、“小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点污染企业环境监察和扬尘治理方面做出了总体目标。
“铁腕治霾·保卫蓝天”,努力完成省上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考核指标,2017年底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较2012年下降15%,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明显下降。
2017年,全市消减煤炭43万吨。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减25万吨,城乡散煤治理18万吨。
2017年年底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露天焚烧得到有效控制;2018年基本建成秸秆收贮利用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同时,采取分流、限行、禁行等交通管理措施,强化低速及载货柴油汽车排放污染源管控,有效降低机动车污染。6月30日前,全面淘汰辖区内剩余的343辆黄标车。
6月底前完成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建成区周边、工业园区、景区周边“小散乱污”企业调查摸底,11月15日前完成辖区内“小散乱污”企业总数50%以上的清理取缔任务。
针对铜川市夏季臭氧污染突出的问题,实施“夏病春治”,综合采用标准引导、科学支撑、管理提升等措施,在重点企业、加油站、餐饮业等全面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整治,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臭氧污染。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下降0.8%。
2017年11月1日前,市辖区涉气重点污染源具备条件的要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100%,与省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系统联网100%,涉气所有重点污染源稳定达标率100%。
2017年12月31日前,城市建成区主要车行道路机扫率达到90%以上,宜君县达到85%以上;严格落实“洒水、覆盖、硬化、冲洗、绿化、围挡”六个100%;加强辖区内国省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每天扫水保洁喷雾3次以上。
会议还审议了《关于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的意见》;听取关于加快推进铜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有关情况、健康大会主要精神及铜川市贯彻落实意见、推荐铜川市“荣誉市民”的汇报。(记者 郭强 实习生 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