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这些法治进步平安成效给你几多温暖?

13.01.2022  17:31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题:2021年,这些法治进步平安成效给你几多温暖?

  新华社记者白阳

  法治的温度,平安的基础。回望2021年,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建设蹄疾步稳,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一起盘点,这一年中哪些法治进步、平安成效曾温暖了你我?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1年3月25日,哈尔滨市呼兰区法院开庭审理黑龙江省首例高空抛物罪案件,被告人刘某某因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新华社发

  近年来,高空抛物问题屡禁不止,成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2021年元旦起施行的民法典,明确高空抛物侵权责任;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高空抛物罪”正式入刑,进一步释放法律的警示功能。

  广州越秀区法院判决从35楼扔下矿泉水瓶导致老人受伤的儿童家长赔偿对方医药费、护理费等共计9万多元;重庆万州法院判决从12楼抛物的被告人钟某某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这一年,一系列高空抛物案件得到公正裁决,有力维护了民众生命财产权益。

  App过度索取用户信息、商家擅自安装人脸识别设备……随着大数据的广泛运用,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频频引发公众担忧。这一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为个人信息保护加上法律“安全锁”。

  2021年6月1日,苏州交警在“交管12123”应用程序中展示电子驾照申领页面。 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净网2021”专项行动,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网络犯罪案件6.2万起;最高检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综合治理;最高法聚焦诉讼热点,明确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立法、司法、执法多管齐下,一系列法治“组合拳”让你我的信息安全更有保障。

  从全面推行电子驾驶证,到构建“屏对屏”的在线诉讼规则体系;从加强针对农民工、易返贫致贫户等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服务,到解决冒名婚姻登记撤销难问题……这一年,法治始终关注你我所急所盼所需,保障亿万百姓美好生活。

   守护人民安居乐业

  2021年7月11日,山东、河南两地公安机关在山东省聊城市为郭刚堂、郭新振一家人举行认亲仪式。图片来源:公安部

  2021年7月11日,在山东聊城举行的一场认亲仪式上,电影《失孤》的被拐儿童原型郭新振与离散24年的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每一个失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团圆”行动,累计找回10932名历年失踪被拐儿童,抓获拐卖犯罪嫌疑人890名,开展认亲活动2900余场。一幕幕亲人含泪相认的瞬间,成为这一年人们最温暖的记忆之一。

  让人民安心的,还有打通案件执行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最高法把执行案款集中清理纳入执行领域顽瘴痼疾整治重点全力推进,一方面全面清理历年陈年旧案,一方面压缩执行案款发放时间,让诚信社会的基础更加牢靠。

  循法而行,依法而治。这一年,《政府督查工作条例》、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相继施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咋解决?司法部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覆盖,组织开展行政法规和规章中不合理罚款规定清理。

  ——政务窗口只受理不审批咋处理?中央依法治国办指导各地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和整改完成时限。

  ——企业群众办证咋“减负”?进一步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办理公证所需数据的共享和在线查询核验,避免“以证换证”“坐堂办证”。

  2021年4月27日,杭州临安区清凉峰镇新都村村民(右)在镇里的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补(换)门牌证。申请材料通过App网上提交,在镇便民服务中心通过身份确认后就完成了换领。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是创业创新的基础。2021年,检察机关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依法充分准确适用“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不捕率、不诉率同比上升。

  从织密未成年人等群体的司法救助网,到贯彻食药安全监管“四个最严”要求;从加强行政立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到加大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力度……这一年,法治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你我安居乐业。

   筑牢社会法治信仰

  2021年4月30日上午,“女子取快递被造谣案”在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图为庭审现场。图片来源:余杭法院

  法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守护社会公序良俗,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

  开个“玩笑”能有多大后果?2021年2月,浙江检察机关依法对社会高度关注的“女子取快递被造谣案”被告人提起公诉,最终法院以诽谤罪判处两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遇到“扶不扶”“劝不劝”等难题该怎么办?最高法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对于涉及见义勇为、正当防卫、助人为乐等案件的裁判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强化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法说理,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精神火炬。这一年,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利剑出鞘,以法律捍卫英烈荣光。网络大V“辣笔小球”、旅游博主“小贤Jayson”等多人因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被判处有期徒刑,有力弘扬了清风正气。

  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

  2021年“宪法宣传周”期间,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应邀来到府学胡同小学开展宪法主题教育活动。图片来源:府学胡同小学四年级14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宣传周期间,多地学校组织开展宪法晨读等活动。庄严的宪法之声回荡在校园,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法治的种子。

  2021年是“八五”普法的启动之年。“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扎实开展、广大青年普法志愿者下基层“送法律”……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如春风化雨,筑牢全社会的法治信仰之基。

  这一年,法治进步足音铿锵,公民法治素养显著提升。一个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正在形成,助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

编辑:张楠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