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县留守妇女生存及就业创业现状分析与建议
为深入全面了解延长县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创业就业及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有效帮助留守妇女变“守家园”为“建家园”,促进延长县农村留守贫困妇女全面发展。近日,由延长县妇儿工委牵头,县妇联、县妇儿工委办联合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创业就业状况做了专题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农村留守妇女基本情况
延长县妇女总人口约7.5万,其中,农村已婚妇女约2.23万,留守妇女为0.837万人,约占农村已婚妇女总数的37.5%。受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东部地区留守妇女较多,西部地区较少。留守妇女年龄分布中老年居多,35-65岁年龄段为0.67万人,占留守妇女总数的80% ;从文化程度上看: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从家庭负担来看,延长县留守妇女基本上都只有2-3个孩子,大多数农村留守家庭中孩子的爷爷奶奶均健在,但通常分开居住;其中,有21%的留守妇女需要护理1至2位老人的日常生活,另外79%的留守妇女不但没有此负担,而且老人还能帮带孩子。
二、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创业就业现状分析
家庭负担过重。丈夫外出后,留守妇女“身兼数职”,有家务劳动,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和从事农业劳动等方面的负担加重了。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留守妇女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大部分留守妇女认为自己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很大精力,但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对男孩子的教育,有的留守妇女往往只是物质上满足他们,出现了“重养轻教”现象。
婚姻家庭危机。由于丈夫外出务工,长期的分居给夫妻双方带来感情上和生理上的影响,使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产生了危机,为外出方增加了接触异性的机会,同时,由于丈夫不在身边,家里少了主心骨,很多留守妇女的人身等权益受到侵害都选择了隐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精神处于压抑状态,缺乏安全感,部分留守妇女因精神空虚而沉迷于赌博等不良习气。留守家庭的婚姻质量不如普通家庭这是显而易见的。
创业就业机制不全。一是缺乏系统规范的服务平台。目前,农村留守妇女的创业就业服务由工商、劳动、妇联等多部门管理,缺乏统一的服务管理平台;二是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调研中发现,不少农村留守妇女对创业就业扶持政策毫不知情或知之甚少;小额担保贷款要求贷款人有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营业执照,有固定的经营场地和一定的自有资本金,贷款的门槛较高,手续比较繁琐。
创业就业动力不足。一是受年龄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调研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妇女35-45岁占7%,36-55岁占31%,56-65岁占62%,年龄普遍偏大。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留守妇女对自身价值认同度较低,认为女人的主要职责是照顾好老人和孩子,挣钱养家是男人的事;二是受眼前利益和小农思想的束缚。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青睐于投资少、风险小、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对有发展潜力但短期效果不明显的项目缺乏耐心。她们希望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追求即劳即得,同时满足于“小富即安,小成即满”;三是受理想追求和休闲方式的肘掣。农村留守妇女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报纸和宣传资料,大部分不懂网络且没有读书习惯,知识更新慢,思想相对保守。农事之余以打牌和串门聊天为主要休闲,创业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
创业就业能力不强。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占45.3%,初中32.8%,高中或中专19.1%,大专及以上2.8%,大部分学历偏低,文化程度不高。同时,由于缺技术、项目、资金,社会交往能力也较弱,即使县劳动、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免费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前来听课的人并不多,这些都制约了其创业就业发展。
三、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树理想强信念,让留守妇女创业就业思想“动起来”。一是以电视、广播、网络、宣传册(栏)等为载体,大力宣传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的新政策,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树立追求理想、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新观念,努力营造“妇女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成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互助农活,互学养殖,互带就业,增强自立自强、创业致富的信心。此外,鼓励农村留守妇女参加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女能手牵头组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发展,实现富民强村。
办培训提素质,让留守妇女创业能力“强起来”。 一是培训内容突出“实”。一方面,以农村妇女之家为依托,充分整合教育、农业、劳动、人事等部门的教育资源,形成文化教育、实用技术、职称评定三个梯次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体系,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方便适用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在创业就业项目上,要因地制宜发展符合女性特点的副业生产,如畜牧养殖、瓜果蔬菜种植、手工编织等。在罗子山镇良俭村调研时留守妇女反映,该村虽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但地处黄河沿岸,地广人稀、土壤条件适合红薯种植养殖和土鸡养殖。二是培训方式突出“新”。采用“妇联+合作组织+留守妇女”的模式。在宣传和引导下,留守妇女报名参与培训,妇联负责组织协调,通过专业合作社带动,留守妇女在培训中掌握技能,然后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产品,合作社或专业经济组织负责后期销售;三是后期服务突出“优”。实施培训与创业就业跟踪服务管理,启动培训与提供小额贷款相配套的激励措施,建立留守妇女劳动力创业就业信息网络,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管理服务机制。
搭平台强服务,让留守妇女创业就业机制“活起来”。一是加强部门对口扶持合力。建议设立全县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管理服务平台,由县劳动就业局归口管理。农业部门要围绕“瓜果蔬菜等现代和传统产业,结合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为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积极搭建平台。劳动、妇联等部门在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巾帼创业、心理辅导、健康指导、家庭教育等方面为留守妇女热情服务。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将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司法部门要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维护留守妇女创业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二是从扶贫政策中寻求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的契合点。立足我县实际,可以着力培育打造瓜果基地、优质蔬菜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农村留守妇女可依托这些基地,积极主动对接项目,进行创业就业;三是成立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依托农村留守妇女定向小额扶持资金协会等载体,建设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基地;以县女企业家协会为平台,引导女企业家与留守妇女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对亟需帮扶的留守妇女给予项目、技术或资金扶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文艺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家庭、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发留守妇女创业热情。四是构筑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平台。建议我县可在产业培育、中小微企业发展、“三农服务”上加大扶持力度,在税费减免、子女就学等方面出台积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创业就业。同时,对有意创业的返乡农民,实行“一站式”服务办证,简化创业审批程序,为其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妇女数量,解决创业就业难题。
(责任编辑: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