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我省“读书节”
西安网讯(记者 韩涛)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通过开展全民阅读,增强全民族文化自强、自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强国的高度重视。历史悠久的陕西文化厚重而灿烂,自古便是诗书之乡,开展全民阅读是对我省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延续,更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将开展全民阅读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打造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把设立“读书节”作为开展阅读活动的有效做法。日本、韩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都有自己的“阅读节”。2010年我国公布的阅读指数报告显示,年人均阅读数量,日本为40本、韩国为11本、法国为20本、以色列为60本,而我国国民人均年阅读图书仅为4.25本,接近六成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同时有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当前我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态势良好,通过团省委三秦书月青年读书节,大学生校园“读书岁月”,陕图“423世界读书日”暨全民读书活动、陕西省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等的开展使读书活动逐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但对比其他先进地区,我省的全民阅读活动还缺少全省统一的载体和标志性的活动。根据调查,虽然一些学校、企业、社区、市县也在自发开展着各类阅读活动,其中不乏一些读书节、读书月,但是这些活动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形式,随机性强,不能形成强大的媒体宣传声势,不能形成群众的关注和期待。
严一宁建议在我省设立“读书节”,建立全民阅读长效机制;设立专项阅读基金,建立全民阅读资金保障机制;把全民阅读开展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机制。他建议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将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定为我省“读书节”,可持续开展10到20天。在这段时间举办“读书节”,一方面可以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利用国庆假期开展一系列活动,营造全民读书的浓厚氛围。
各地领导应把全民阅读活动作为当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文化工程来抓,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来抓,并把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本地区、本单位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读书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结合起来,形成具体的考核指标和奖惩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为实现“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陕西梦而努力奋斗。
记者 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