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安:“一带一路”,文化先行

11.10.2017  14:42

  “一带一路”,文化先行

  ——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

  文/张宏安

  经济欲发展,文化必先行。“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伟大决策,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重要契机。经济发展是目标,文化发展是手段,文化是打开相知相通、合作共赢的金钥匙。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曾言,“文化先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民心相通的根本保障”。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也称,“一带一路”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只有文化思想的充分交流,才有可能带来经济的交流。“丝绸之路”辐射全球约63%的面积,约44亿的人口,沿线民族众多、文化多样。但每一个沿线国家都不是孤立的起点或终点,文化的异质与交融构成“一带一路”合作前景的巨大张力。发扬本土文化、推动不同文化间的双向流动,是完成“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前提性工作。

  “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历史机遇。去年,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制定了在未来四五年内,着力实现文化交流合作机制逐步完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基本形成、文化交流合作品牌效充分显现、文化产业及对外文化贸易渐成规模的美好愿景。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形成多层面突破,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日渐成熟,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据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3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4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874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提高了3.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推动力,将成为支柱性产业。

  多样活动形成文化产业助推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通过开创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中华文化在沿线国家的影响力,夯实了我国与沿线国家长期友好、合作共赢的文化基础。2016年8月底至9月初,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其重要成果之一《敦煌宣言》提出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保护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合作等多项内容,涵盖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家达成的诸多共识。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以及“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新窗口,近年举办了多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传播活动。2015年3月,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产业为主题的学术论坛——“首届中国文化产业智库论坛暨中国文化产业智库工作会议”在陕西西安举行,为“一带一路”的文化产业发展描绘出一张绚丽的蓝图: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科技助力文化产业、规避法律风险、发挥中国文化产业智库作用。2017年9月26日,陕西-拉脱维亚丝路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在里加举行,此次论坛中拉务实合作继续深化,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其中,汉学研究、汉语教学成为推动拉中两国文化教育交流、加深相互了解的非常好的机会与平台。9月7日,第四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在西安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的千余件优秀作品进行了集中展示。8月31日,“丝路长安”大学生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西安市长安区长安文化中心召开,艺术节LOGO、吉祥物“丝丝”“安安”、主题曲《梦的起点》亮相。这些都为发扬西安的本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为西安文化中心的建设形成助推力。

  旅游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石

  文化旅游资源是“一带一路”独一无二的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范玉刚曾表示),旅游发展是文化产业的突破点。“一带一路”沿线历史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采取“共育、共享、共识、共荣、共进”的保护模式,通过自上而下的切实政策,发挥旅游资源的巨大优势,带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目前,多个省市实行部分国家人员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有效推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和共同举办国际旅游展会的进程。通过积极搭建港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平台、开展与东盟“10+1”文化部长会议等高级别文化磋商,最大程度地展现当地本土历史文化,推动双方文化旅游产业合作,进而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机制。

  在西安,建设以丝路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旅游中心,是陕西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策略。通过丝绸之路文化基地、汉长安城遗址文化景区工程等文化旅游类项目和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人才交流类项目,打造“国风秦韵”的对外文化品牌以及“丝路起点”风情体验旅游走廊,以“丝绸之路的起点•兵马俑的故乡”形象宣传为引领,拓展境外旅游宣传渠道,促进了更多外国游客来陕旅游。

  科技为文化产业注入新动力

  当下,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一带一路”建设必然要求互联互通,而互联互通离不开信息化,科技因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2017年上半年,互联网数字文化产业的兴起,顺应移动化、便捷化的消费趋势。目前与互联网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领军产业,一支以BAT等互联网上市企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准航母舰队正在成型,堪称中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可以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匹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339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2.7%。

  此外,通过主办世界互联网文化论坛、建设文化传播新媒体平台,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进一步展现了中国文化自信,激励和推动中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走向世界。比如2016年11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举办,以“文明互鉴和网络文化建设”为主题,采用全程图文直播的方式,通过国际互联网向海外分享了有关中国互联网文化发展的经验和最新动态。2016年6月底,中国文化外宣旗舰网——中国文化网(中英文版)正式上线,PC版和移动版同时开通,并在脸书、推特、优兔等海外社交媒体开通“中国文化”账号。2017年3月16日,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是我国文化领域首个国际技术标准。这一标准由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在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互联网+文化”的领域中发出了“中国声音”。

  经济发展,文化先行。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文化发展繁荣期和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期。秉承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下的人类文明交流和分享模式,契合当代基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人类文明共同认知,提供迥异于西方文化殖民的中华文化传播道路,是“一带一路”文化发展重要意义。我国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应以沿线国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差异为着眼点,加强沿线多个国家文化消费交流,逐步将文化交流产业化、规模化,深化文化产业合作、实现文明的互学互鉴。通过大力促进双边文化的交流、碰撞以及融合等方式来化解潜在的贸易壁垒,以“文化软实力”为重要价值目标,实现文化产业的繁荣、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带动"一带一路"战略蓝图的顺利实现。(作者系新丝路杂志社副社长)

编辑: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