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实施7年 西安市场仍“我行我塑”
还记得那年的“限塑令”吗?不错,7年前,“限塑令”的到来势头强劲,当时各大超市纷纷开始对塑料袋实行收费制,城市的街头每有活动,也总能看到分发环保购物袋当小礼物的场景。
如今7年过去了,它又成了“焦点”,这次则是因为有不少人认为“限塑令”已名存实亡。那么“限塑令”执行效果到底如何?西安哪些地方属于塑料袋的“重灾区”?问题的症结又在何处?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展开了一番调查。
大型超市“限塑”成效显著
昨天上午10点,记者在人人乐超市北稍门店随机统计了50位在超市购物的市民中使用环保购物袋的人数。发现50位消费者当中有17位自带了塑料袋或布袋,而17位当中14位是60岁以上的老人。
在人人乐超市做了多年收银员的刘女士告诉记者,“限塑令”后,虽然市民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提高,超市塑料袋的用量相比之前有所下降,但自带环保袋的主要是一些老年人,且所带的环保袋多为赠送的,真正购买的人不多。年轻人购买塑料袋的行为仍比较普遍。
在华润万家超市北关店,记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10分钟内,有14人购物后在该超市收银台付款,可是除了一位老人自带购物袋,一人因购买东西不多用手拿外,其他无一例外都在收银台购买了塑料袋。“出门哪能想得到这么多呢!一般若不是包里或车子后备厢有放好的,平时都不太会想到带上购物袋去逛商场、超市,嫌麻烦。”不少顾客坦言,带个袋子出门很不方便,买完东西到收银台结账时要一个也就三四毛钱的事。也有顾客表示,虽然知道这样不环保,但还是没养成自备环保袋的习惯。
“超市虽准备了环保袋,但销量并不乐观,大家还是会根据自己所购物品的多少选择大中小三种类型的塑料袋。”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限塑令”刚出来时,环保袋的销量还可以,但是越往后买的人越少,“毕竟比起塑料袋来,环保袋的成本至少要高出一二十倍。而塑料袋的几毛钱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华润万家超市太华路店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免费时相比,以前免费的袋子哪怕没有需求的人也会想着多要一两个留作他用,一个袋子就能装完的物品,要分两三个袋子装。现在只要一个能装完,没人会买第二个。他们超市虽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从塑料袋的销量明显能感觉到,“限塑令”实施的成效一年比一年好。
农贸市场仍旧“我行我塑”
超市是“限塑令”执行的重点区域,小型菜市场以及路边摊点对塑料袋的需求量则更大。两天来记者先后走访了4个菜市场后发现,每个菜市场,几乎所有经营者都在免费提供各种颜色的超薄塑料袋。这些塑料袋上没有任何生产厂家和生产规格的标志,只要有顾客往摊位前一站,摊主就会立马拽上几个塑料袋推销起自家商品。
在建国门附近一农贸市场里,前来购买食材的市民络绎不绝,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提着塑料袋,多的甚至一人手中就有六七个。记者看到,少数市民即使带了环保袋,也还是要用塑料袋先装起来。
“有些东西比较脏,或带有泥土,还有些东西是湿的,用塑料袋分开装好再放到环保袋里,卫生一点。”刚买完水产品的王阿姨告诉记者,虽然去超市她都自备购物袋,但在菜市场,很难拒绝商贩免费提供的塑料袋。这次她买了4种蔬菜和一条鱼,共用了8个塑料袋,仅一条鱼就套了3个袋子。“这袋子太薄了,鱼又是湿的,就让商家多套了几个袋子,反正不要钱。”王阿姨说。
如果菜市场的塑料袋也要收钱了,你会选择自己带袋子吗?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空手而来的市民,得到的答案如出一辙:不会。
“菜市场不比超市,超市都是明码标价没法讨价还价,菜市场就不一样,比如说买的菜10.2元,大家就习惯性的让商贩少掉2毛钱的零头。”卖菜的摊贩小吕告诉记者。对于大多数摊主而言,虽然每月购买塑料袋是一笔不少的开支,但免费为市民提供塑料袋早已是一项默认服务,“塑料袋收费了,谁还来你的摊位买菜啊?平时几毛钱的零头都给抹掉了,更别提收塑料袋钱了,买菜的人不嫌你袋子厚占分量已经谢天谢地了。”
通过几天的调查记者发现,菜市场依然是塑料袋的“重灾区”。记者询问得知,大部分商贩每日要消耗两三百个塑料袋。以一个市场50个摊位估算,一天所消耗的塑料袋就高达1至2万个,估算到整个城区,数量则更加惊人。
“限塑令”对批发市场销售量未受影响
此前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集贸市场内,都存在一到两家销售塑料袋的摊位。对于货源来自哪里,他们都说是“商业秘密”,避而不谈。
随后,记者在城东一家批发市场内,看到聚集着多家批发塑料袋的店铺。不大的店铺里,摆着一沓沓五颜六色的袋子,任人挑选。记者发现,大部分商家都售卖超薄塑料袋。其中一家店铺的老板告诉记者,“限塑令”出来时,塑料袋生意清淡了一阵,但时间一长,每天卖掉的货物数量又和此前不相上下了。小超市、小卖部等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也没有取消合作,固定的客源也依然存在。
“店里的塑料袋都是由厂家直接送来的,省内省外生产的都有,有环保字样的符合国家使用标准,要贵一些,7块钱一沓50个。小的透明超薄塑料袋最便宜,2.5元买100个。如果你要得多,还可以再便宜一些。”该老板说。他们家塑料袋的主要客源之一是那些专门走街串巷卖塑料袋上门的人,“他们拿货往往就是几大编织袋,卖得也快,只要开店,除了那些衣服店鞋店可能用的稍微少些,像小食品店、小摊贩,哪个做生意不得用塑料袋?”老板告诉记者。
塑料袋屡禁不止难在哪
“市民有需求,小贩就有供应。”雁塔区一便民蔬菜市场的一位负责人认为,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就买菜而言,没几个袋子还就是不方便。“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人都很忙,哪还会把‘出门带个袋子’这种事放在心上,你不提供袋子,他就去提供的地方买。虽然也知道使用塑料袋不环保,但是塑料袋确实方便啊,成本也低。”该负责人说。
对于为什么不使用环保袋,为什么不对塑料袋进行收费,市场监管人员和小摊贩们给出的答案基本一致:环保袋成本高,市民不买账,摊贩们又不愿承担。
对此说法,市民张先生认为,并非消费者不愿意买账,而是塑料袋几乎已经成为了日常必需品。“现在买个啥、拿个啥都差不多需要个袋子,作为替代品的环保购物袋价格太高,经常要买的话消费者难以承受,不买的话要时刻记着带又不方便,‘限塑令’实行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现实阻碍。”张先生告诉记者,“限塑令”能否落到实处,主要依靠大家的自觉,同时也有赖于政府的引导与政策支持。
“除了要做好相关宣传引导,有关部门还应严格控制生产环节,严厉打击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袋的不良商贩,严格监控批发、零售、消费等环节,这样才能让‘限塑令’令行禁止。”张先生说。
文/记者谢斌实习生张晴悦
图/记者王晓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