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近期高发 这些预防常识家长一定要知道
晒衣被
随着天气转热,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历年的监测资料表明,手足口病在西安地区常年发生,4~7月为发病的高峰期,每年的5、6、7月手足口病发病数分别占全年发病数的23%、20%、11%,并且隐形感染者比较多。为降低西安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聚集性病例,避免医院感染,要做好以散居儿童为主的重点人群和以托幼机构、医疗机构为主的重点场所的预防控制工作。
昨天(5月11日),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传染病控制主任医师陈志军,请他为市民解答有关手足口病的相关问题。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及发热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导致死亡。
2、手足口病病原是什么?
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B组;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ECHO)等,能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EV71及CA16型较为常见。
3、手足口病传染源是什么?
传染源是患病的儿童和隐性感染的病毒携带者,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4、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出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受到感染。
疾控中心在近几年的病例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幼儿通过与患儿或隐性感染者一起玩耍或使用共同的日常生活用品而感染,但也有部分病例并未直接接触其他儿童,而是通过看护人接触手足口病病毒(比如抱生病或隐性感染的儿童,乘坐受到污染的公共交通工具)未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洗手和更换衣物就接触自家小孩而造成发病。
5、手足口病在哪些人群比较多发?
手足口病在婴幼儿和儿童中普遍多发,5岁及以下儿童是易感人群,3岁及以下的婴幼儿更容易得病。(近年来西安市手足口病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总发病人数的91.33%,其中3岁以下占59.65%)。
手足口病的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占64.44%)和幼托儿童(占32.89%)为主,这两者占总发病人数的97.32%。
6、手足口病有哪些流行特征?
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7、手足口病有疫苗预防吗?
针对可引起重症和死亡病例的EV71疫苗尚在研制中,但引起手足口病病原较多,因此做好常规预防工作是减少人群发病的重要手段。本病的高发人群为小年龄段的散居儿童,因此监护人良好的防病意识是防止感染肠道病毒的关键。防止托幼机构、医疗机构等场所的交叉感染也是降低本病发病率的重点。
8、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9、一旦孩子感染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需防止交叉感染。
10.如何正确使用84消毒液?
有效的消毒措施对于防制手足口病很有效,但很多人不清楚消毒液如何使用。西安市疾控中心在这里给大家讲讲简单易行的“浸、洗、擦、洒、泼”消毒法:一矿泉水瓶盖的消毒液,配制一矿泉水瓶的水,混匀后采取“浸、洗、擦、洒、泼”五法消毒。浸——浸泡儿童衣物和儿童床上用品;洗——洗儿童玩具和抹布;擦——用消毒液浸泡过的抹布擦洗儿童容易接触的桌、椅、板凳、门把、扶手、台面等物体表面;洒——将用过的消毒液水洒地,泼——将用过的消毒液水泼入粪便、垃圾。
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尽量不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去,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