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陕西:全力推进陪审员制度改革
汉滨:试点改革 发挥职能
“法院的试点方案,我们双手赞成”
“从6月1日起,陪审员只参与案件事实的审理。这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我院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进行的,今天向你们特别说明一下。”2015年6月23日,在公开审理罗某诉廖某离婚案时,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吉河法庭法官张禅给两位人民陪审员曾德芳和胡自群释明了权利。7月23日,该案公开宣判,在该案的民事判决书首部亦明确标注了“人民陪审员仅参与对本案事实部分的审理认定”字样。
汉滨区法院以事实审和法律审为试点改革的切入点,于2015年5月底出台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自2015年6月1日起,实施人民陪审员职权改革。人民陪审员仅就案件事实认定问题独立发表意见并进行表决,可以对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发表意见,但不参与表决。法官在开庭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人民陪审员的权利进行释明。
“汉滨区法院的试点方案,我们双手赞成。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本来就应该交给专业的、受过良好法学教育的法官来解决。”陪审员李道佳在与法官黄福建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王凡故意伤害罪一案后说道。该案中的两名陪审员就仅参与了案件事实的认定。最终,法官以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为由,宣判王凡无罪。
“仅就案件事实发表意见,我们也很轻松”
2015年7月,岳英诉安康市公安分局汉滨区分局行政赔偿一案开庭。与以往不同的是,审判席位上坐着3名法官和2名人民陪审员。因该案属于重大涉法涉访案件,汉滨区法院选择由三名法官、两名陪审员组成大合议庭对该案进行审理。
探索重大案件由3名以上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工作机制,这是最高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中明确提出的;该院在2013年就逐步试行的制度与此要求高度契合。汉滨区法院自2010年以来一直在做这方面的调研探索,并在2013年底成为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19个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试点法院。
“此案涉法涉访,由三名法官共同对法律适用研究决定是科学可行的,我和亢先泽仅就案件事实发表意见,我们也很轻松。”庭审结束之后,陪审员张文刚在评议时这样说。
截至2015年10月底,汉滨区法院采取大合议庭审理的5件重大类型案件,均采取了“1+4”或“3+2”模式——即由1名法官加4名陪审员或3名法官加2名陪审员组成大合议庭。严格执行“两个单数”原则,即合议庭成员总数为单数、参加合议庭的法官人数为单数,确保案件“事实审”和“法律审”两个表决的相对公平公正。
雁塔:规范制度 推进工作
退出机制:使陪审员队伍保持有效活力
“我看到陪审员开庭时打瞌睡。”长安大学的李教授在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旁听一起案件审理后,向该院监察室反映了这个问题。原来,李教授路过法院时无意中看到公开开庭的公告,于是参与旁听了庭审。可是陪审员在庭上打瞌睡的情景让他心里很不舒服。“这很不严肃。”李教授认为。
接到投诉后,雁塔区法院政工科、监察室及时向李教授、办案法官及案件当事人了解详细情况。确认了事实后又与该陪审员潘某进行谈话,告知其违反了庭审规定并造成不良影响。最终,根据雁塔区法院《人民陪审员退出规定》,向区人大常委会提请后,法院免去了潘某的职务。
“这是我院对人民陪审员实行退出机制的一个事例。”雁塔区法院政工科科长高旗介绍,“我院对现任人民陪审员,按新规定的任职条件和履职规定进行全面复审。对不符合试点改革任职条件或参审积极性不高的人员,启动退出机制。”截至目前,共有10名陪审员因不能正常履职被法院提请免职,10名陪审员主动提出辞职,空缺的名额在后续选任中也顺利得到了补充。
制度管理:陪审员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一系列制度建设,使我们对人民陪审员工作实现了制度化管理、规范化使用。”雁塔区法院院长王联社深有体会。该院先后制定了16项制度,涉及开庭、参审、合议、内部管理、表彰奖励、惩戒退出等多方面。
为防止陪审员对案件了解不透彻、坐堂不问案,法院还明确了法官的指引义务,要求承办法官在陪审员阅卷时给予适当指导,便于陪审员做好参审准备。在保障陪审员阅卷权、参审权、调解权、合议首发权、异议权等“五项权力”方面,规定陪审员必须提前三天查阅案卷,明确陪审员庭审时有发问权利,并可在法官指导下参与案件调查,独立进行调解。规定合议时陪审员要首先发表意见,不同意见和理由要如实记入笔录。实行“以老带新”方式,由新老陪审员搭配组成合议庭。为防止陪审工作与陪审员日常工作出现冲突,推行参审日程上报制度,安排庭审时段有空闲时间的人员参与陪审。
雁塔区法院在陪审员改革工作中做出了很多努力,更难能可贵的是,该院还注重对这些好的做法、经验进行总结,并就陪审员任职年龄、权力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
岐山:详细分解 层层推进
时间上有衔接性 推进上有持续性
9月底前,完成人民陪审员选任;10月底前,完成新任陪审员岗前培训;建成陪审员管理系统建设、参审案件信息系统建设……这些都是岐山县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分层推进时间表上的任务。
岐山县法院院长贺宁泊在谈到该院《人民陪审员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表》时说:“我们在研究制定任务分解表前做了大量的调研,确保了任务分解有针对性,时间上有衔接性,推进上有持续性。”
岐山县委非常重视此项改革,协调建立起“法院与司法局承担改革任务,其他部门协助”的工作衔接机制。为了使各部门任务明确清晰,岐山县法院还特地制定《人民陪审员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厘清了各部门承担的试点任务,明确负责人和联络人,设定了试点工作完成时限,细化了工作衔接和协调推进机制,使改革试点由单打独斗变为联合作战。同时规划出选任试点环节、陪审管理试点环节、试点工作总结环节三大环节,对法院承担的21项改革试点任务进行再分解,明确了10个业务庭室、4个管理部门的具体试点任务,确保任务到庭、责任到人。
“在这一段的试点工作运行中,我们发现,这份详细的任务分解表确保了试点工作衔接紧密、不落不漏,也确保了各单位之间的协同顺畅”。贺宁泊表示。
宣传引导思想转变 营造改革社会氛围
2015年6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在岐山县法院举行,研讨会的主题是“跳出法院看改革”。
多年来,岐山县法院培养了一批热爱陪审工作、司法素质过硬的陪审员队伍。部分陪审员不但承担了许多陪审案件,还协助法院完成了其他工作。在这次试点工作开始后,岐山县法院叫停了之前“陪审专业户”和“编外法官”等做法,随机抽选陪审案件,采取“均衡”的陪审机制。
对此,有的县领导、个别人大代表及法官干警表现出了对“随机抽选”的陪审员信心不足的想法,对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有不同意见。为此,岐山县法院特意邀请参与试点的单位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参加研讨,让法官倾听群众的观点,站在群众立场思考试点工作,反思现行机制做法的弊端。
研讨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家了解了这次陪审员改革的背景、方向、目标和措施后,通过角色置换,走出了思维桎梏,转变了思想,凝聚了改革共识。一位人大代表参加完研讨会表示:“现在看来,之前的做法有利有弊,随机抽选选任更科学,也能体现群众的普遍参与性。我们表示理解,也大力支持。”
华阴:公开透明 选任有序
扎实摸底 全市范围海选
位于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市人民法院,按照“广泛海选、随机抽取”的方式选任了新的人民陪审员,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8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这里召开现场会,向其他试点单位推广华阴市法院的工作经验。
“我们用扎实的调研做基础,用细化的制度做保障,用细致的工作来推进,确保了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华阴市法院院长童建军向记者介绍了从海选到抽取选任的详细过程。
制度先行。该院先后制定了《人民陪审员选任办法》《基础数据建立办法》《现场随机抽选议程、规则》,并设计了确认信息表、征求意见表、信息统计办法等,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我们摸底工作进行得很扎实,这为以后的随机选任打下了良好基础。”华阴市法院政工科科长张锋华介绍。华阴市户籍人数256833人,常住人数256109人,选民人数 141116 人,符合《实施办法》规定条件的选民113000人——这是华阴市法院调查取得的数据。通过这组详尽的数据,也能感觉到华阴市法院的工作细致到位。
随后该院与人大、公安局联系,收集相关信息,利用华阴市“矛盾纠纷综合处理系统”建立起来的各村的调解员队伍,对本村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统计,共筛选出1415名(其中自荐28名)候选人。经过两次随机抽选后,正式建立了200人的人民陪审员信息库。“这一过程耗费时间精力,但事实证明,这让我们随后开展的工作非常顺利”。张锋华补充道。
程序严格 层层推进选任工作
华阴市法院在人民陪审员信息库中,再次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候选人。统一征求各镇办意见,由公安机关对候选人有无违法犯罪记录、由市纪委对其有无违纪记录、由市法院执行局对其是否纳入失信人员名单记录出具意见。经过层层严格政审,最终确定人民陪审员候选人选。7月27日,华阴市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任命,马宝军等60人成为华阴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同日还免除了4名人民陪审员的职务。加上原有的45名陪审员,最终形成了105人的人民陪审员名册。8月4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宣誓规定(试行)》,该院在华阴市政府广场为新任陪审员举行了隆重的颁证宣誓仪式。
从前期摸底,到后来海选,再到最后抽取,华阴市法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海选,能确保陪审员选任的广泛性;随机抽取选任,又体现了整个过程的公开透明。”华阴市人大常委会一位领导这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