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色

24.01.2018  19:03

  【创意港】

  作者:陈晨

  一直受到热捧的特色小镇建设近日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特色小镇论坛上,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对各地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统一规范,严格控制建设数量,取消一次性命名,统一实行宽进严定、动态淘汰的创建达标制度。

  众所周知,培育特色小镇的初衷是要通过各具特色的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特色小镇不仅要拥有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更应具备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富有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然而,政策的本意虽好,但在各地的建设过程中,资本推波助澜,各路人马一哄而上,导致少数特色小镇建设慢慢走了样:各种特色小镇规划蓝图满天飞,各类主题的特色小镇层出不穷,千城一面问题突出。有些企业打着特色小镇建设的名义大肆进行房地产开发,出现不少“假小镇真地产”项目。面对种种乱象,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开始箭在弦上。

  千城一面、房地产化,显然不符合人们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心理预期。一个理想的特色小镇,应该是让人念念不忘的。这种念念不忘的回想不仅产自颜值,更源于气质。毕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青墙黛瓦每个小镇都能造得出,但独特的文化印记却是无法复制的专属品。文化,才是特色小镇应有的特色所在。

  文化从哪里来?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得靠记忆,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夕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文化离不开历史,历史“生于斯长于斯”,经过时间的冲刷凝结成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然而一些地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却舍本逐末,将优秀传统文化弃之不顾转而去发展并不符合当地水土的外来文化。针对这种情况,去年7月,住建部曾发布通知,要求在推进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做到三个“不盲目”,其中一条就是“传承小镇传统文化、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可见,特色小镇要守住的文化灵魂应该是散发着浓浓历史气息、生长于那片泥土的当地传统文化,而不是照搬照抄的外来文化。建设特色小镇要守住文化灵魂、擦亮文化底色,就要怀着尊重和敬畏之心,深度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对当地传统文化展现出充分的文化自信,挖掘提炼出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为打造优秀的文化品牌奠定基础。

  当然,怀抱优质的传统文化基因,也不能忘记在传承中创新。做足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色,还要在“文化+”上做好文章,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契合点,增强当地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并放大其价值,将文化资源转换成特色产业,加强与旅游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使其成为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唯此,才能充分彰显各地传统文化的个性,才能让人们看到千姿百态的特色小镇,留给人们念念不忘的回想。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24日 15版)

编辑: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