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文明联盟和文化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在渭南师范学院成立

02.07.2015  20:10
            近年来,渭南师范学院重视和开展“和”文化研究并取得良好成果。近日,联合国文明联盟在该院建立“联合国文明联盟和文化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联合国文明联盟和文化与生态安全研究院”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推动“和”文化研究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史、比较文化、艺术文化研究和生态与环境安全研究,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安全模式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方面作出贡献。             研究院设有院务办公室、研究中心、国际交流学院和大学生“和”文化艺术团。王戈担任联合国文明联盟“和”文化与生态安全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戈是联合国文明联盟生态文明委员会主席助理、联合国生态文明对话秘书长,是“和”文化研究专家。著有《和文化论》等,是《和文化之歌》词作者。该院院长、中国思想史专家丁德科担任研究院高级代表,并兼任副院长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在该院的司马迁史记研究专家张大可教授和凌朝栋教授、马雅琴教授,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专家卢爱刚教授,大秦岭画派画家季玉民教授、音乐理论专家王炳社教授等为研究院有关研究方向主持人。研究院还聘有一批在相关领域有重大学术成就、享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校外专家,有的是国际知名专家。             “和”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共有的人文内质之核心,“和”文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和”文化倡导平等、和谐、和平等人类共同追求的理念,这些理念与人相伴、源远流长。和而不同的和脉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趋向所在,是各民族实现民族梦、共同实现人类梦,走向璀璨明天、祥和未来的人文精神。             “和”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植根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论及中华文明时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中国人民有梦想,世界各国人民有梦想,这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             该院中国思想文化学术团队,重视做好中国思想文化、秦东历史文化、史记与司马迁等研究工作,并且重视做好贯穿中国思想文化之中的“和”文化研究,在关于中国及其他国家文化思想、文化交流、文化与生态、音乐文化、艺术文化等方面研究上取得良好成果。与此同时,该院重视生态安全研究,开设了农业资源与环境等相关专业,建有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在生态安全、文化与生态安全等教学与研究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联合国文明联盟高度评价该院长期开展“和”文化研究,以及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安全模式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