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新体系·大构建”活动创建学校文化示范校的通知
22.04.2015 11:23
本文来源: 教育厅
陕西省中小学文化建设示范校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学 校 文 化 建 设 内 容 体 系 | 学 校 文 化 要 素 | 得分 | 合计 |
A1 学校文化 体系建设 (10分) | B1 学校文化 体系建设(10分) | 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认真规划并实施,目标任务明确具体,措施切实可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 | C1规划操作性(3分) | ||
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完备,办学实践与办学理念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 | C2体系完整性和一致性(2分) | ||||
积极进行校史整理和建设,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历任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实践具有传承性、稳定性和创新性。 | C3历史传承性和文化创新性(2分) | ||||
师生积极参与学校文化规划和建设过程,学校文化建设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和支持。 | C4文化共识性(3分) | ||||
A2 学校办学 理念体系 建设 (15分) | B2 核心价值观 (4分) | 体现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C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度(2分) | ||
符合学校历史、发展现状、地域环境和师生需求。 | C6来源的合理性(1分) | ||||
表达清晰、准确,易于传诵,体现学校文化个性。 | C7表述与阐释(1分) | ||||
B3 办学目标 (3分) | 办学目标明确,体现学校愿景和使命,符合学校实际,体现学校特色。 | C8目标清晰度(2分) | |||
传承学校历史文化,结合学校所处社区、地域等环境特征和师生特点。 | C9历史现实结合程度(1分) | ||||
B4 育人目标 (3分) | 坚持育人为本,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求,科学确定学生培养目标。 | C10目标制定的科学性(2分) | |||
育人目标与办学目标相辅相成,体现学生成长规律和学段特点。 | C11目标契合度(1分) | ||||
A2 学校办学 理念体系 建设 (15分) | B5 学校理念 识别 (3分) | 校训的表述清晰、简明、独特,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为师生熟知并认同。 | C12校训及其阐释(1分) | ||
校徽、校旗显示学校特征,有明确内涵,含义阐述清晰,具有教育性、艺术性,易于识别。 | C13校徽、校旗设计与阐释(1分) | ||||
校歌反映学校特点和师生精神风貌,歌词内容积极向上,歌曲旋律优美,为全校师生传唱。 | C14 校歌与效果(1分) | ||||
B6 学校理念 宣传 (2分) | 注重总结、提炼办学经验和成果,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和传播媒介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和经验,产生良好效果。 | C15理念宣传(1分) | |||
学校文化建设经验和成果在市、区县乃至更大范围内进行交流分享,在媒体上宣传报道。 | C16成果影响(1分) | ||||
A3 学校办学 实践体系 建设 (60分) | B7 管理文化 建设 (8分) | 组织结构合理、管理幅度适合,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积极探索学校组织变革,管理运行机制、沟通机制通畅有效。 | C17组织结构(3分) | ||
积极进行学校章程和机制建设,各项管理机制和制度以人为本,符合本校实际,制度分类明确,制度执行到位,制度修订流程明确、有效。 | C18机制与制度建设(3分) | ||||
师生积极参与制度建设过程,学校积极采纳合理建议。 | C19师生参与情况(2分) | ||||
B8 课程文化 建设 (10分) | 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基于国家课程标准,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 C20课程体系建设(2分) | |||
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确保国家课程有效实施,有机整合,协调推进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 | C21课程实施(3分) | ||||
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基于学校实际和师生发展需求,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适应性,培育和发展学校课程文化。 | C22课程特色(3分) | ||||
校长重视课程建设,具有课程领导力,教师和学生积极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分享课程改革成果。 | C23师生参与情况(2分) | ||||
B9 课堂教学 文化建设 (10分) |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落实科学减负,探索适合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 C24课堂教学方式(4分) | |||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平等、和谐、共生的课堂文化,教学效果良好。 | C25课堂文化(3分) | ||||
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成长进步。 | C26关注学生需求(3分) | ||||
A3 学校办学 实践体系 建设 (60分) | B10 教师文化 建设 (10分) | 教师有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组织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教师团队有凝聚力,人际关系和谐。 | C27教师认同程度(2分) | ||
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并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健全激励评价机制,队伍建设措施有力、有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较高。 | C28教师专业发展(3分) | ||||
教师规范、有质量地开展各级各类教育课题研究,善于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并用于指导实践改进,研究成果形成规范的研究报告或结题报告、获奖、发表或正式出版。 | C29教育研究(2分) | ||||
健全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和机制,密切结合教师队伍实际,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研修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 C30教师研修(3分) | ||||
B11 学生文化 建设 (10分) | 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于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之中。 | C31核心价值观的落实(3分) | |||
德育体系完备、目标明确、措施有效,注重德育课程建设,德育活动有计划、成系列、见实效,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C32德育工作(2分) | ||||
重视体育、美育工作,通过丰富的课程和社团活动等,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爱好和需求,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 C33体育、美育工作(2分) | ||||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健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 C34学生激励与评价(2分) | ||||
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健康向上、富有特色、适合学生特点的班级文化环境。 | C35班级文化(1分) | ||||
A3 学校办学 实践体系 建设 (60分) | B12 公共关系 文化建设 (4分) | 学校独立办学或一校多址办学,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良好,学校文化对社区、其他学校有带动和辐射作用。 | C36学校文化影响力(1分) | ||
有机整合和充分发挥社区、家长及社会的教育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互动,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和评价。 | C37各方参与情况(1分) | ||||
学校发起或参与国内或国际教育交流,积极传播学校文化。 | C38国内外交流(1分) | ||||
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和信息安全,健全安全制度和机制,完善安全预案,落实安全责任,积极防范和有效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确保师生安全。 | C39安全与危机处理(1分) | ||||
B13 校园环境 文化建设 (8分) | 校园环境干净、优美,充分体现育人价值,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富有安全性、人文性、独特性。 | C40育人环境(3分) | |||
建筑风格、景观设计、楼道布置、设施设备安置具有整体性、协调性,贴切表达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 | C41环境协调性(3分) | ||||
图书馆得到师生喜爱,多功能使用;图书分类合理,适合阅读,利用率高;多渠道拓展读书空间,方便学生阅读。 | C42图书馆及其使用 (2分) | ||||
A4 学校优势 领域发展 (15分) | B14 优势领域(15分) | 学校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具有一定优势,较好地符合和印证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成效,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 | C43效益及影响力(7分) | ||
全体师生参与优势领域的建设与发展,并共享优势特色发展成果。 | C44师生共享程度(8分) | ||||
总分 |
本文来源: 教育厅
22.04.2015 11:23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西安光机所有效载荷首次参与空间站科学实验
2022年10月31日,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