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动能 发展新经济 铜川转型发展“跑”起来

19.05.2020  10:35

  2019年,铭帝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落户铜川市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图为公司员工在加工生产铝材。

  产业项目来了、企业来了,产业集群多起来,工业企业动起来,转型发展“”起来……初夏时节,走进铜川各大工业园区,到处是大干快上的火热场景。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点火试生产了。从项目规划到一期项目投产,用时不足两年,我们是铜川速度的见证者。”5月8日,站在已安装好的设备前,陕西达美轮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东江感慨地说。

  做优做强装备制造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开拓发展新兴产业,建设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铜川转型发展的脚步一刻不曾停歇。

  围绕航天科技、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先进陶瓷、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集群,铜川吸收和引进了一大批工业企业。2019年,铜川全年生产总值增长6.8%,增速居全省第4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增速居全省第3位。今年1至4月,铜川市级重点项目新开工30个,完成投资16.98亿元;68个续建项目复工,完成投资84.32亿元。全市产业高端化、集群化、智能化发展雏形初显,转型发展的成绩十分抢眼。

   增量提升:高新产业“领跑

  铜川是我省的老工业城市,煤炭、水泥曾是这座城市的主导产业。随着可采资源减少以及外部经济发展环境变化,传统产业推动城市发展的动能明显减弱,转型成为铜川的首要命题。

  在新一届铜川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铜川紧盯互联网、大数据、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利用靠近西安的优势,高点布局航天科技、数字经济等高新产业,先后出台了《财税金融支持中国(铜川)商业航天城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等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航天科技产业园项目启动实施,“铜川一号”卫星发射升空,澳威激光、星邑科技等16家光电集成及航天科技企业入驻铜川,上海摩贝等32户数字经济企业实现电商线上交易额57.85亿元。

  “无中生有,借鸡下蛋。”铜川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晓刚如此评价铜川大力布局发展航天科技和数字经济等高新产业。

  目前,中国(铜川)商业航天城已入驻企业21家,引进高端人才30人,在职人数232人,取得知识产权166项,实现年产值8347万元。铜川航天科技产业集群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航天科技和数字经济“领跑”成为可能。

   变量突破:优势产业“并跑

  达美点火试生产,特必克摩擦片、格瑞天成特种车等12个高端装备制造项目顺利投产。近日,铜川企业投产的好消息接二连三。

  近年来,围绕全省年产300万辆汽车的战略目标,依托自然禀赋和产业优势,铜川积极抢抓机遇,提出“陕西制造、铜川配套”的产业配套目标,积极引进达美汽车轮毂等一批汽车零配件项目。全市着力发展航汽铝材料工业、汽车配置、高端装备制造、中医药产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航汽铝材料工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招商引资相关产业项目54个,涉及金额489亿元,兴盛德药业、方舟制药、新丰禾等中医药企业规模效益实现双提升,天一、千禾制药项目加快推进。成功举办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五届夏季峰会铜川分会场活动和第五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签约项目54个,涉及金额285.4亿元。

   存量变革:传统产业“跟跑

  传统产业是铜川工业经济的基础,面对多重困难叠加的严峻挑战,铜川着眼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坚持系统施策,先后出台了工业提质增效多项政策,配套出台了“土地10条”“金融10条”等措施,连续实施工业“双百双千”工程,全力对冲煤炭去产能所造成的工业下行压力。

  铜川持续推进“精煤、优电、强材料”,厚植支柱产业新动能。2019年全市环保精洗煤产能突破1000万吨,洗煤产量增长18.7%。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揽子项目建成闭环,美鑫30万吨铝镁合金项目达产达效,实现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通过产能置换、关小上大,力促水泥产业绿色发展,冀东、尧柏2条万吨绿色水泥生产线启动建设,水泥熟料增长30.1%。全市传统产业呈现稳中趋变、变中趋优的良好发展势头。(记者霍海澎文/图)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