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来袭 上海:一天下了21天的雨
广西暴雨、江西暴雨、江苏暴雨,湖南受灾、上海被淹、湖北预警……今年5月份以来,连续12轮强降雨袭击我国南方多地,尤其是进入6月后,特大暴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南地区愈演愈烈,各地灾情严重。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介绍,从5月初到现在,南方地区已经经历了11轮强降雨,16日开始的这轮是第12轮。江南、贵州等地一些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3至8倍,局部地区偏多1倍以上。据上海市水务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上海每年的梅雨季平均21天,而16日至17日一天的降水量相当于把21天的雨一天下完!”
16日至17日,暴雨袭击上海、江苏、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广西等地。上海普降暴雨,城区出现积水;苏南运河大部分河段及秦淮河超过警戒水位,南京、常州、无锡市城区多处出现积水,无锡局部地区最大积水深约0.7米,苏州约0.5米;湖北多地遭遇强降雨袭击,武汉中心气象台拉响16次暴雨警报,16日以来的强降雨已造成湖北多县市区受灾,因灾死亡5人、失踪4人,全省紧急转移安置5826人。
入梅以后最大的一场特大暴雨从16日夜开始袭击上海,到17日白天雨势依然不减。局部地区积水较大,一些下立交已采取封闭措施,上海市防汛办紧急调度51支防汛排水突击队、21台移动泵车赶赴积水严重地区协助抢排。全市学生因雨延误到校,不作迟到处理。
记者17日从江苏省相关部门获悉,受16日开始的强降雨及城区排涝影响,苏南运河大部分河段及秦淮河超过警戒水位。17日8时,苏南运河无锡水位达5.05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17米,超警戒水位1.15米。江苏省防指于16日提前调度沿江苏南各市抢潮排水,并调度常熟枢纽泵站开机、蠡河枢纽开闸,降低望虞河水位,以利于无锡市排涝;调度南京秦淮新河闸、武定门闸全力排水。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获悉,截至17日17时,灾害造成86.46万人受灾,因溺水、雷击等因素致使8人死亡,3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47万人。记者在大化县六也乡加司村弄水屯看到,上千头死猪漂浮在布满绿色藻类的水面。“几乎只是搬一袋饲料的工夫,洪水就涨到了腰部。”广西汉世伟畜牧有限公司广西区总经理王林介绍,14日上午,洪水大涨,这些猪瞬间就被洪水淹没。
17日湖北多地遭遇强降雨袭击。湖北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17日通报,6月16日至17日14时,湖北遭受入梅以来第二场暴雨袭击,全省有53个县市发生暴雨,黄冈英山、麻城、罗田三县市为特大暴雨,分别达到215毫米、218毫米、223毫米。其中17个县市区受灾严重,道路、房屋、电力、水利设施等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6.8亿元;包括洪湖、梁子湖等数个湖泊以及近400座水库水位超过汛限,防汛形势严峻,据初步统计,全省受灾人口达79.8万。
湖北省防办最新数据显示,襄阳、随州、荆门、黄冈、咸宁等市395座水库超汛限。
记者另从福州火车站获悉,受重庆市丰都、石柱等地区持续暴雨影响,6月18日该站开往重庆北站的D2226次动车组列车将停运。
焦点追问
厄尔尼诺会否再次造成我国大汛
导致南方此次强降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气象专家指出,这12轮南方强降雨应与本年度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本次厄尔尼诺自2014年5月以来持续发展,目前已维持14个月,达到中等强度。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首席专家周兵介绍,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通常夏季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偏多,北方降水偏少,呈现明显的“南涝北旱”特征。目前,“南涝”形势已基本明朗。
公众记忆犹新的是,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其气候背景就是1997年到1998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了历史上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那么,今年的厄尔尼诺会否再次造成我国的大汛呢?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的厄尔尼诺将持续至秋季,达到中等以上强度,但或将弱于1997/1998年。
周兵预计,今年夏季,我国长江中游到江南西部、松花江流域汛情将较重。
气象专家指出,虽然目前来看,南方的强降雨暂时还属于局部极端天气范围,但不排除未来进一步持续、扩大的可能,防汛工作需要早做准备、做好准备。
据记者了解,目前一些地区已经集结了地质、气象、勘探、国土等部门着手下一步减灾救灾的措施。在农业人口居多的地区,政府的帮扶重点则在受灾人口的救济,以及受灾农产品补偿方面。
除此之外,记者注意到,在汛情面前,不少人的担忧也并未从“雨一大即内涝”的城市排水这一顽疾上抹去。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目前不少城市的排水管道标准主要应对一般性降水天气,对于持续时间长的强降雨承受能力依旧有限,这就要求一方面务必尽快逐步提高城市排水管线标准,另一方面在防汛准备上要重点加强城市应急排涝的物资储备和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