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或将推机关负责人出庭制 领导与百姓对薄公堂
昨日,我省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论证会在西安召开,多位来自高校、法检、政府法制部门的专家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我省行政诉讼中,所涉行政首长何时能出庭应诉,与百姓面对面?
我省此次意见稿中提出,在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方面,应支持人民法院依据行政诉讼法实施的监督,完善出庭应诉制度,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制度,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
这样的文字表述什么时候能真正成为现实呢?论证会上,多位专家发表了观点。“如果做不到,怎么办?”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焦玉珍提出,意见稿对此缺乏监督条款和追责内容。“能不能先从旁听开始试试,行政首长到庭旁听上两三次,真正了解控辩双方矛盾所在,再直接应对。”省法制办主任宋昌斌提出。
“这个思路我赞成,我觉得现在行政首长应诉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各级政府官员如果认识程度现在还达不到,先从旁听开始。法制办拿出一个办法,指导全省各级行政部门先去旁听,听听起诉方怎么说,再听听律师怎么讲的,也可以先在市县进行尝试。法治政府建设中,我们的政府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应该要直接面对百姓。”
副省长张道宏说,现在很多行政诉讼案,一上来会先争吵,起诉方质疑“为什么主要领导不来”,而眼下有些行政首长之所以心里有障碍,主要是因为不清楚咋回事。“不清楚,去之前了解清楚就行,担心起诉人现场刁难、又有那么多媒体镜头对着,这些,百姓自有公允,你把问题吃透、讲明白,怕什么?这一步必须得迈出。”另外,对于意见稿涉及的诸多任务,他强调,“是不是真正的法治政府,是老百姓说了算,提出的这些任务,什么时候完成,要具体。”
其他看点
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应同时出台
意见稿提出,我省在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方面,应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求在2016年底前,全省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建立权力清单,将职责权限、法律依据、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向社会公开,在此基础上,逐一厘清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责任主体、承责方式,在2017年底前建立责任清单。
探索整合行政执法队伍
意见稿提出,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应强力推进行政执法人员法治化、职业化,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为行政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建立协调机制,及时解决职责不清、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记者 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