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西园则村:苦水变甜水,贫困村变成示范村

25.10.2019  10:13

  编者按: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为全面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农业农村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生动讲述陕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主办,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承办,推出“春风又拂面乡村振兴正当时——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宣传活动,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我喝了几十年的‘苦水’,没想到70多岁了还能喝到甘甜的自来水。”虽然用上自来水已经一年了,靖边县宁条梁镇西园则村村民王玉和讲起来还是很激动,“脱贫攻坚不只帮我们解决了多年的吃水问题,还修路灯建梯田发展特色产业,让我看到了啥叫新农村。

  靖边县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西园则村举办。

  “北水南调”让村民告别高氟水

  宁条梁镇南部处于白于山区腹地,是高氟水的重灾区,部分村子含氟量高达3.0,超出标准值1倍还要多,人们祖祖辈辈忍受着苦水的困扰。靖边县地病办数据显示,宁条梁地区50岁以上患关节炎的达到90%以上,仅西园则村就有137个残疾人。黑黄的牙齿,佝偻的腰身,变形的大骨节成了这里很多人的标志。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西园则村第一书记赵飞回忆,2017年4月的一个晚上,村民吕毛毛闯进了村委会议室:“连口好水都喝不上,你这个第一书记一天到晚搞得是什么精准扶贫!”正在开会的赵飞被呛得哑口无言,当天晚上他辗转反侧,誓要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

  307国道穿宁条梁镇而过,国道以南是高氟水重灾区,而国道以北的风沙滩区则水质相对较好。2017年10月,宁条梁镇党委书记李旭带着全镇村支书从南到北开扶贫现场会,最后一站来到了全镇最北的黄蒿塘村,发现这里的水非常甘甜,于是冒出了“北水南调”解决西园则村等几个村吃水问题的想法。

  “北水南调”施工现场。(资料图)

  2018年,在靖边县委书记刘维平等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帮扶部门县纪委、监委的全力协调下,通过县、镇、村三方联动,共同发力,在西园则村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全段工程共计总投资870万元,铺设总官网18公里,打深井4眼,修建水储量400立方的集中供水站一处。

  宁条梁镇人大主席刘伯告诉记者:“这个工程历时半年多,在去年10月底竣工,一下子解决了包括西园则村在内的4个村11464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占全镇总人口半数以上的群众从此彻底告别饮用高氟水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

  “新旧”产业并举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今年9月23日,靖边县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就在西园则村的“柳编大赛”中拉开帷幕。十里八乡的数千名群众汇聚到这里,240多位柳编高手在现场拿出看家本事,一根根柳条随他们的手指舞动,花样各异的柳编制品慢慢成形,让观众们见识了在西园则流传了千年的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2019年柳编大赛现场。

  西园则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柳编大村,柳编能手众多,村里还有柳编厂,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种种原因这个产业开始没落。村民白怀忠说:“那时候我是柳编厂的技术员,后来厂子倒闭了,我也就下岗失业了,这千年的传承眼看着就要断了,我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能够实现我的价值,这辈子值了。

  现在掌握柳编工艺的村民在家里也可以赚钱了。

  赵飞表示,发现村里很多居民都掌握柳编工艺后,他们决定帮助村民再次发展这个传统优势产业。“我们专程赴山东考察,并在2018年引进种植杞柳示范田10余亩,今年扩大到40多亩,又投资70多万元修建了柳编厂和展馆,目前已经为村民争取到了10多万元的订单,我们不仅要把这项流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下去,还要让村民们借此脱贫致富。

  2019年柳编大赛部分选手合影留念。

  除了柳编,西园则村还有一项优势产业是传统榨油。据光绪本《靖边县志》记载,宁条梁镇当时有居民万余人,“三街六巷,七十二处油坊,商业繁盛”。西园则村就在当时的镇中心附近,传统的榨油工艺尚未被遗忘。

  “所谓传统油坊工艺,就是用葵花籽、黄芥、麻子等陕北特色原料,通过古法压榨来制取食用油,这种纯绿色的油非常香醇,也就是人们念念不忘的‘老味道’。”赵飞说,“我们今年争取了30万元资金修建了一个集体经济压榨油坊,把掌握榨油工艺的老年人聘请来当技术员,现在已经和外地客商签订了超过40万元的订单。

  深秋时节西园则村红彤彤的千亩杏林。

  赵飞告诉记者,2018年底西园则村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今年则被列为榆林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接下来除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上述两个传统优势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外,还将利用西园则村的交通区位优势、独具特色的乡村风光和餐饮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带领群众通过多种渠道致富奔小康。(李承林)

编辑:王晗璐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