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趋多,如何有效应对?(绿色焦点)
1月初,湖北枣阳暴雪天气造成6.1万户居民断电,抢险人员赴各地抢修供电设施。 人民视觉 |
最近,美国东部遭遇“炸弹气旋”,纽约等地迎来剧烈降温和大暴雪,美国东北部最高峰华盛顿山地区的气温降至零下38摄氏度,寒风刺骨。与此同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多地极端高温超过40摄氏度,悉尼最高气温达到47.3摄氏度,为1939年以来的最高气温。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宛如电影里的特效场景。
在我国,近期也出现了南方一些地方降下暴雪,北方反而干冷“贫雪”的现象。天气究竟怎么了?说好的全球变暖,为什么一些地方却遭遇罕见低温?如何有效应对极端天气频发的状况?
南方暴雪北方干冷,北京初雪勉强“达标”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这个冬天,这句歌词的一部分成为了现实,我国中东部地区不少地方迎来暴雪,而北方一直是干冷状态。北京等地的今冬初雪姗姗来迟,而且雪下得很小。
1月21日下午开始,“北京要迎来初雪了”的消息就传开了。不过,第二天不少人表示完全没看到雪。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小会解释道:“因冷空气移速快,低层湿度差等综合不利因素,使得此次降雪平原地区仅为飘雪,地面并无积雪。”虽然雪量不大,但这是北京市入冬以来的首场较大范围降雪天气,全市20个人工站中17个观测到降雪。
由于初雪分布不均,在这轮雨雪过程中,北京南郊观象台依旧没有观测到降水。因此,自去年10月23日至今年1月24日,南郊观象台已经94天持续无降水。
截至1月下旬,全国有74个气象站出现连续无降水日数较多的极端事件,其中河北、山东、天津、内蒙古等地的一些气象站,连续无降水日数在70天到80天。
北方总盼不来大雪,南方却出现了大范围雨雪天气,南方少见飘雪的人们兴奋不已,纷纷在网络上、朋友圈里分享多姿多彩的南方雪景。不少人感到疑惑:进入冬季以来,南北方“干湿不均”,这是怎么回事?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告诉记者,降水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有水汽,有冷暖空气交汇,二者缺一不可。近期冷空气非常活跃,强度较强,南边水汽输送也较强,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冷暖空气交汇,有了两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反之,北方因为冷空气较强,基本上受西北气流控制,呈干冷状况。
这种天气气候状况正常吗?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研究员表示:“如果以气候异常的标准来衡量,到目前为止,全国气候整体演变还算平稳,尚未出现大范围持续异常的极端天气。但这仅针对平均状况而言,不能代表或反映某一区域及某一时段的情况。对于生存于特定区域的人而言,在不同时间阶段对天气气候的感受会有很大差异,不同区域的人体验差别可能会很大。”
认定极端天气有一套科学的标准。从去年全年各地气象站的监测数据来看,日降水量、日最高气温等达到“极端”级别的情况,呈现有所增多的趋势。国家气候中心服务首席周兵表示,2017年我国气候属于正常年景,气候灾害偏轻。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4摄氏度,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值。全国有225站日降水量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较常年略偏多。其中有31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历史纪录。全国共有437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事件标准,较常年显著偏多,其中有113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我国气候异常。“就我国天气气候的基本特点而言,如果没有出现大范围持续性的极端天气,阶段性、局部性的变与不变应都属于正常,在辽阔的国土面积和复杂地形条件下,天气、气候总会在正常范围内呈现出波动和差异。”许小峰说。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开启极端天气的“潘多拉盒子”
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有增多、增强的趋势。而背后的“推手”,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布公报指出,2017年很可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全球海陆温度第三热年,并将成为没有受到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所有年份中的最热年。周兵表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就开始变暖,而本世纪以来这个趋势加强。地球不断升温,打开了装满极端天气的“潘多拉盒子”,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将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2017年,全球就出现了多个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大西洋飓风接连重创北美和加勒比海,史上最强飓风“厄玛”横扫美国等地,美国西岸遭受“地狱热浪”袭击,新德里遭遇严重大气污染,美国南加州托马斯野火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等等。“这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影响和风险日益加大。”周兵说。
全球气候变暖给大气和海洋提供了巨大的动能,使得气候极端性更强——干者愈干,湿者愈湿。宋连春说,气候变暖后,不稳定性增加,大气含水量以及“持水”能力增加了。原来的大气有一点水汽就能饱和,带来降水,但现在的大气更能“憋雨”,需要更多水汽、一直到憋不住才会形成降水。这导致要么不降水,要么降水量很大。
此外,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地球下垫面特征,使城市气象灾害更容易发生、风险升高。“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及结构变化、城镇化水平提高,我国面临的高温、洪涝和干旱等灾害风险将加剧,环保的压力也明显加大,防灾减灾形势更为严峻。”周兵说。
《后天》等灾难电影中的场景会成真吗?面对极端天气增多的现状,我们该怎么防御?
“灾难电影的场景是虚幻的、夸张的。不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给人类造成的灾害,确实是巨大的、现实的。龙卷风使得房屋搬家、洪水推动汽车上树、沙尘暴致使白昼如夜、堰塞湖瞬间形成、生态环境恶劣等等。”周兵指出,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达718亿美元,而2001年到2011年这短短10年间,由极端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迅速超越了过去20年的总量,高达1000多亿美元。2017年,仅大西洋飓风“哈维”就给美国带来18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为美国历史上最高的一例。
专家认为,对极端天气不用过于恐慌,但有必要高度重视并科学应对。周兵提醒,目前我国进入极端天气多发阶段,但很多人对各类极端天气了解甚少,特别是对于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的巨大灾害性后果还没有足够重视。当灾害来袭时,可能因准备不足而手忙脚乱,从而加剧灾难的危害。“气候变化已经发生了,而且在一定时间内还会持续。‘适应’是一个更为紧迫和现实的需求,我们必须增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
周兵认为,提高适应能力,要加强预测预报和相关的基础研究,这是预防灾害的前提。同时,要加强极端天气应急机制建设,灾害来临时随时应急、救灾。此外,还应加强极端天气及其危害性的宣传。只有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才能让全社会对灾害天气保持高度警觉,避免当山洪等灾害来临时有人不愿撤离家园等情况发生。
面对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迫在眉睫。近年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屡创新高。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03.3ppm(百万分之一),为工业化前(1750年前)水平的145%。“中国一直积极参与、推动并签署《巴黎协定》,是最早通过立法程序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向联合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别方案的国家之一。”周兵表示,中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未来应当继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探寻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动节能降耗,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开发清洁能源;推进碳市场建设和碳排放权交易。
洪涝、暴雪、高温、干旱等这些问题并非短期内产生,解决它们也不能一蹴而就。周兵认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群策群力,需要公众积极参与。“我们应该采取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垃圾分类、公交出行、节约用水、节约粮食等点滴做起,珍爱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许小峰强调:“十九大报告中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必要条件。加强对大气演变的监测分析,科学认识,遵循规律,预报预测,同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趋利避害,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
《人民日报》( 2018年01月27日09版)
编辑: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