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永不停歇追求民生保障“更优解”

27.08.2019  10:52

  【前言】

  走,去建宁驿站!

  在株洲,如厕变成了时尚的事!卫生纸、洗手液、烘干机、免费WiFi、USB插座……书香满满、宛如星级宾馆的建宁驿站,颠覆了人们以前对厕所的概念。

  小厕所,大民生。株洲市把厕所作为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新建200座、改造200座、向社会开放200座公厕,做到“艺而不拙,华而不奢”。

  这是株洲持续改善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株洲市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在脱贫攻坚、教育优先、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一系列重点民生工程实施和惠民政策出台,丰富了百姓生活,增加了居民收入,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份使命:但愿苍生俱饱暖

  近段时间,炎陵县平乐村村民朱圣洪忙坏了,果园里黄桃鲜香诱人,订单一个接一个,采摘、挑选、打包、发货,一家人累并快乐着。

  放在几年前,他可没预见这样的好日子。妻子、三弟智力残疾,女儿患风湿病,每年光医药费就要两三万元,朱圣洪无一技之长,全家靠着政府救济和亲戚接济过日子,所住土坯房墙体开裂。

  结对帮扶干部来了,政策扶持跟来了,朱圣洪靠种黄桃现在年收入达到10万元,盖起3层高新房,脱贫故事被广为传唱。

  当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向大江南北,株洲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迅速吹响了脱贫攻坚集结号,向贫困发起了总攻。

  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一个精准脱贫责任体系挺立在前:“市负总责、县市主体、乡村实施、部门联动”,市县乡村一层一层抓落实,一级一级压责任;市五大家包扶五县(市),市直183个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驻村帮扶52个贫困村,城市五区包重点县34个贫困村和200名贫困人口以上的非贫困村,市县乡村22099干部结对帮扶所有贫困农户。

  啃“硬骨头”,要有硬措施;找准“贫根”,才能对症施药。在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的基础上,株洲市结合实际,构建“1+7+6”精准扶贫政策支撑体系,明确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

  “一张网、一个联盟、一支基金”的“三个一”社会扶贫株洲模式,架起了贫困农户与社会的爱心桥梁,获评全国“2017精准扶贫十佳典型经验”和“‘互联网+’社会扶贫卓越贡献奖”;实施分类诊疗、建立“五道防线”和“一站式结算”的健康扶贫做法,一举破解健康扶贫难点;易地扶贫搬迁、土坯房改造、幸福安居工程编织的住房保障网,让贫困户全部住上安全住房,茶陵县的幸福安居工程、炎陵县的危旧土坯房改造成为住房保障的全省亮点,湖南省省委书记杜家毫称赞这是“告慰先烈工程”。

  减少贫困人口13.75万人,1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6.19%下降到1.3%……这份成绩单,是株洲市回应“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精彩答卷。

  曾经的贫困地区,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更加兴旺,贫困群众上得了学、看得起病,老百姓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但愿苍生俱饱暖,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奋斗的姿态依然在延续。

   一份担当:吹尽黄沙始到金

  弱势群体罗卫健,如今也吃上了“民生套餐”。

  他的妻子患尿毒症,辗转各个医院,无休止的手术、透析,掏空了家底,透支了身心。

  依托大病保险,一年6万元的治疗费,除去报销和补贴,自付部分仅需几千元,子女就学享受“两免一补”,康复之后他通过小额贴息贷款发展养殖业,一年收入超过5万元,日子越过越舒坦。

  改善民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区域发展不够均衡,低收入人群依然不少;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涉及不同利益群体,群众期待水涨船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与发展后的新期待仍有差距……

  保障民生,力往何处使?

  城乡统筹,抓县域崛起——推进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城乡幸福区。

  回应期待,抓民生实事——“十大民生实事”“民生100工程”全面铺开,集中力量办成一大批好事实事,织牢了基本民生保障网,扩大了公共服务普惠面,持续提升了人民福祉。

  保障民生,钱从哪里来?

  开源——加速培育新动能,全力以赴稳增长,以政策、帮扶激发企业活力,为财政增收培育更多“源头活水”,做大了“蛋糕”。

  节流——压缩行政运行开支,推进预决算公开,用“三公”经费控制、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等手段,管住财政“钱袋子”,唤醒资金“睡美人”,将省下来的钱用在民生保障“刀刃”上。

  宁愿政府过紧日子,也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从2014年起,株洲市本级共清理收回各类结余结转资金12.6亿元,再次投入亟需支持的民生领域,居民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小康实现程度均居全省第二,城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这些年,享党的福,工资一年比一年高,感觉越活越有劲了。”77岁老人刘宏岳感慨道,1998年从株洲冶炼厂退休,退休工资从刚退休的1300元工资,涨到了现在的5000元。

  老有所养,也离不开医疗保健。目前,株洲市已成功申报为全国第二批居家和社会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城市社会福利中心9所,民办养老机构18所,敬老院118所,五保之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城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681个,养老床位总数达到22324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1.4张。

  吹尽黄沙始到金,从“有保障”到“更完善”,浓浓的民生情怀传递着一路飙升的幸福温度。

   一份情感:一枝一叶总关情

  过去,民生停留在有饭吃、有学上、有房子住的基本需求层面。

  现在,民生更多意味着便捷的出行、优质的医疗、高水平的教育……不断衍生的民生内容,呼唤着民生服务的“升级版”。

  民有所求,必有所应。于发展中探究民生诉求的细微变化,于行动中回应民众心声的热切渴望,“民生100工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交通出行更便利。枫溪大桥开通,长株潭城铁运营,沪昆高铁、衡茶吉铁路和武深、垄茶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城市经脉得到舒张,出行有了更多选择。

  ——商业提质增色彩。天虹商场,沃尔玛超市,神农太阳城商圈……全新商业业态的入驻、聚集,令工业株洲更添斑斓。

  ——文体繁荣喜事来。神农大剧院已成市民精神乐园;醴陵瓷谷将醴陵陶瓷推向更高更广的展示平台;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每年数百场免费文体培训、千场送戏下乡、万场免费公益电影,搅热全市文体市场。

  ——教育探索多元化。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计划、建设教育强市五年行动计划……解决幼儿入园贵、小学入学难、初中择校热、高中教育装备落后等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卫生改革福利多。公立医院改革纵深推进,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额销售,在全省率先破除“以药补医”,初步形成“分级诊疗”新格局,重点临床医学专科与外埠知名医院合作交流,“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

  执政为民,不忘初心。民生保障只有“更优解”,没有“最终解”。直面“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更加公平的发展机会”这些民生发展新课题,对接好老百姓方方面面的美好期待,株洲任重道远。

  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的阳光普照株洲城乡,在细微处温暖每个人。

编辑:高蒙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