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科研创新成果丰硕 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档案科技工作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档案事业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保障的任务,是建设和发展档案事业的重要条件,是推动档案事业管理不断走向规范化、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十三五”期间,我省在档案保护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2016年,我局完成的“古代壁画与文物彩绘病害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7年,我局的“感光影像档案修复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特等奖。2020年,我局与河南省档案馆联合完成的科技项目《河南省档案馆馆藏黄氏宗谱画像和黄氏家谱修复研究》荣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特别要说明的是“感光影像档案修复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的2017年度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特等奖,填补了近年来全国档案系统特等奖的空白。
2019年,“环保型防灾耐久档案盒与封存箱产业化”“档案无公害整本脱酸加固与杀虫灭菌同步关键技术研究”2个科技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专家们评价这两项技术可以说是给档案罩上了“金钟罩”,穿上了“铁布衫”,让档案多了一层防护网。
“十三五”期间,我们积极推广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以此引领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破损档案同种纤维最小介入修复补强性研究”项目在多家单位的古籍善本修复过程中进行了实施应用,并得到了应用单位的一致好评。“感光影像档案修复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受国家档案局邀请在2017年度全国档案科技管理暨科技成果推广会议上进行成果推介,目前已在中科院古脊椎所等多家单位修复工作中得到应用。我所应邀参加了在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分享了“整卷档案、整本图书气相整体脱酸项目”以及“档案环保型防灾耐久收藏装具与封存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陕西省档案馆与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起草的“修复过程中易损毁类纸质档案加固技术规范”“糟朽、脆弱报纸与期刊纯棉网加固技术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已通过国家标准评审中心评审,提交至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委员会等待审核。2016年,原陕西省档案馆科研所所长李玉虎应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档案保护研讨会上做了关于档案保护和修复技术的专题报告;同年,在我国与俄罗斯共同举办的中俄档案专家研讨会上做了档案保护技术专题报告,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肯定。李玉虎同志因其在档案、文物保护领域丰硕的科研成果,被评为2018年度“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十三五”期间,我们的档案科技项目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突破。我们在继续完成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的相关管理工作基础上,决定开展陕西省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管理、验收等工作。2017年组织召开了全省档案科技工作促进会,起草并印发了《陕西省档案科技项目管理及评奖办法》。2018年启动了陕西省档案局科技项目管理工作,至今已经有29个来自我省不同档案部门的科技项目列入陕西省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2020年,2个已立项的科技项目完成了研究工作验收申请,并顺利通过局专家组的验收,专家认为项目研究内容具有一定深度,分析方法科学合理,数据来源可靠,分析工具先进,研究成果对档案工作具有较强参考性。这也是我局“十三五”期间启动陕西省档案局科技项目工作以来首次完成已立项档案科技项目的专家验收。
“十三五”期间,我局利用自主研发的系列档案及字迹保护成果如档案纸张脱酸、档案字迹恢复加固、双面字迹破损档案的丝网加固等技术,完成了28.8万张馆藏珍贵档案的抢救修复;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完成馆藏的孙中山、胡汉民、廖仲恺、戴季陶四人共书及孙中山手书“博爱”这些珍贵民国特藏档案的修复保护工作。 我们还应用近年来在文物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眉县张载祠文管所完成该所珍藏的镇馆之宝清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牌匾的修复保护工作;完成红军长征途中留坝县留存“革命标语”项目的加固与保护工作。通过以上这些工作,使得我们珍贵的纸质档案、历史文物都能得到保护加固,有效延长其保存时间。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发挥陕西省档案科研保护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做好馆藏档案修复与保护工作;同时我们也将根据档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档案科技项目申报,鼓励全省档案工作者针对新形势新要求下档案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的档案科技研究,为档案事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