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实施五项育人工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教育过程

01.02.2015  11:16
            近年来,榆林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中、省有关文件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通过组织实施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等五项育人工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过程,收到了明显效果。             ——课程育人。一是 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价值观。各学科教师能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到各学段、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把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大力促进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是 注重从课堂教学改革中培育价值观。各中小学能够学习借鉴市内外学校课改先进经验,逐步推广“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等课改经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学科渗透。 三是 注重从地方课程开设中践行价值观。从2012年起全市中小学统一开设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做到了课程、课时、教师“三落实”,对学生进行市情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 管理育人。一是 抓制度建设为管理育人保驾护航。该市教育局修订了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和中小学德育工作5个常规要求,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二是 抓队伍建设为管理育人提供保障。通过实施师德建设“六项制度”、评选表彰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美德教师等,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通过开展榆林教育大讲坛,选派校长到潍坊、晋中等地挂职培训,推行校长职级制试点改革,硬性要求校长每年做3场报告,校级领导带课、听课,推动建设专家型校长队伍。通过开展教师培训、骨干教师体系建设、组织教师学科能力竞赛等举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 抓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使管理育人有效落实。与榆林市委宣传部六部门联合下发《榆林市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意见》,筹备召开全市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座谈会,组织了专项督查活动,构建学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 文化育人。一是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作用。在该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了经典诵读、汉字听写、书法名家进校园等活动,成功举办了市直教育系统经典诗文诵读晚会、书香校园文艺晚会。经典诵读活动和比赛已成为各县区、各学校常态化活动,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二是 注重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召开了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组织县区教育局长、业务局长、中小学校长多次到西安灞桥和眉县等地,考察学习校园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组织市内学校参加省教育厅的校园文化成果评选,近两年就有13所学校获奖。 三是 注重读书活动育人作用。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全员读书活动,要求教育行政干部、教研员和中小学校长(园长)每学期至少选读2本教育管理、教学理论方面的专著;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精读2本教学专著;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海量阅读”,每学期阅读5-10本好书;推荐了两批书目,投资20多万元,为局属各单位配发7000多册教育教学类专著;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康震、西北大学李浩等知名教授进行了全员读书活动指导教师培训活动,在全市教育系统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了广大干部职工及青少年的综合素养。             —— 实践育人。一是 实施素质教育三个一工程。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三个一”工程,即 一个项目(2211) ,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两项艺术特长(其中一项为榆林本土特色的艺术技能),分别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至少有一段担任班干部的经历和获得一次班级以上奖励的荣誉; 一个活动 ,要求小学每周星期五下午组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每一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学生社团; 一个特色, 要求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创建。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推开,该市已有191所学校确定了322项特色体育建设项目,确定校园足球试点学校63所、学生智力运动项目学校19所。 二是 重视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开展“法律进校园”宣传周活动和“法制教育第一课”活动,参加了宪法日法律宣传活动,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了“扫黄打非·清源2014”、“净网2014”  和“秋风2014”行动,丰富了普法形式,加大了普法力度,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联合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了校园周边秩序治理工作,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三是 重视发挥实践基地育人功能。充分挖掘革命遗址、工农业产业园区等德育实践基地的育人优势,让“红色榆林”“金色榆林”“生态榆林”地方资源升级为道德实践资源,培养广大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的良好品质。该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完成了教育部立项工作。             —— 服务育人。一是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由学校团委组织开展的“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困难同学送帮助,培养了学生尊老爱幼、勤奋好学的美好品德。市教育系统慈善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仅市直教育系统志愿者达1万多名,志愿服务活动受益面也随着扩大。深入开展“帮困助学一对一”主题实践活动,全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每人每年至少拿出1000元、一般干部每人每年至少拿出600元,一对一帮助一名家庭贫困学生,每位教师一对一帮助一名学困生,推进了志愿服务活动向为民服务方向发展。 二是 大力实施家校共育工程 制定《榆林市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共育”工程实施方案》,重视对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建设指导,注重开展家长培训,广泛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课堂”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 三是 全面实施后勤服务育人工程。将原来的市、县区勤工俭学办公室改建成市县区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专门指导县区和学校后勤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强化育人功能。(文/郝治明)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