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跌穿37美元创7年新低 欧佩克赌美俄先让步

09.12.2015  11:54

  上世纪末,原油价格曾一度跌到不足每桶10美元,当时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仍有力量让油价回升至每桶150美元,但今天的欧佩克似乎失去了这种力量。上周五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在一片吵闹中放弃了减产保价,再次将原油价格推向了深渊。

  继上周五下跌之后,周一(12月7日)油价再度暴跌,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创下6年和7年以来新低。

  油泵不停,产量不减。欧佩克国家为何在油价如此低迷时坚持不减产?伊拉克石油部长迈赫迪的发言就很有代表性,“大部分市场没有任何上限,美国根本没有,俄罗斯也是。为什么OPEC就应该有?”他的话道出了不减产政策的主要目标:美国和俄罗斯。

  欧佩克预计,2016年非欧佩克成员的石油产量将会出现萎缩,这主要是由于美国正在减少石油投资。换句话说,欧佩克在赌美俄两大非欧佩克成员国减产。

   限产形同虚设

  欧佩克官方网站信息显示,欧佩克的任务是协调和统一成员的石油政策,维持石油市场稳定,过去几十年间,占有全球石油市场三分之一的欧佩克,通过内部协商调节产量,掌握着全球油价的定价权。

  然而,上周五在维也纳召开的欧佩克会议,并没有像过去那样采取减产行动,相反,各成员已经将每天3000万桶的产量限额抛在脑后。

  彭博社汇总的数据显示,欧佩克产量已经连续18个月超出目标,最新的决议是继续维持现产量,也就是大约每天3150万桶,实际上等同于取消了产量上限。

  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目前全球石油市场上每天有200万桶原油供大于求。而刚刚解除制裁的伊朗还在摩拳擦掌,准备明年3月再将日产量提高50万桶。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没有国家愿意限产,每个国家都希望他国可以遵守规定减少产量,然后自己多生产,让别的国家当“冤大头”。周一,美国WTI1月原油期货下跌2.32美元,报收37.65美元/桶,为2009年2月来最低结算价;布伦特原油收盘下跌2.27美元,报40.73美元/桶,盘中也触及2009年2月来最低的40.60美元/桶。

  油价受消息影响大涨大跌并不新鲜,而且3150万桶的产量也在业内的判断之中。林伯强认为,石油供需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近两天的跌幅将在未来逐渐补回。

   欧佩克成员国内部分化

  不减产政策犹如一记“七伤拳”,首先伤到的是欧佩克中相对弱小的成员国。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安哥拉等国强烈要求沙特改变策略,以防止油价进一步下滑。

  委内瑞拉石油部长警告说,如果欧佩克再不采取行动,油价可能会下跌至每桶25美元。阿尔及利亚倡议确定最低限价,而厄瓜多尔石油部长则再三强调维持市场平衡的唯一办法就是减产。但他们的呼声并未得到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响应。

  除了沙特,支持不减产政策的国家还有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海湾强国,而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油品好,成本低。

  即使这样,不减产政策对他们来说并非有益无弊。“原来卖一桶油赚的钱,现在卖两桶油都赚不回,这些国家的财政又高度依赖石油出口,低油价会对他们的财政造成冲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10月份的测算,如果油价维持在每桶50美元,海湾地区的大多数国家都会在五年之内出现现金短缺,其中就包括沙特。

  公开信息亦显示,沙特通过发债筹措了40亿美元,并且沙特央行还在过去6个月中从资产管理公司提取了700亿美元。

  林伯强表示,“油价继续维持低水平,欧佩克内部有几个国家就没法维持,地缘政治因素又会对油价造成支撑。

   OPEC赌美俄减产

  在维也纳会议上,伊拉克石油部长迈赫迪反问,“大部分市场没有任何上限,美国根本没有,俄罗斯也是。为什么OPEC就应该有?

  长期以来,沙特的主要市场在美国和亚洲,连续多年蝉联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但这一地位目前正受到俄罗斯的挑战。今年10月,俄罗斯石油产量创下了苏联解体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每天1078万桶。在过去一年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石油量已经有两个月超过沙特。

  更令沙特着急的是,美国正成为其最有力的对手。由于页岩油的出现,美国石油日产量在短短几年间从500万桶上升至900万桶。即使是在去年油价腰斩后,美国石油产量仍然从每天850万桶上升至今年7月的最高点950万桶。

  欧佩克会议主席卡其库表示,预计在2016年,非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产量将会出现萎缩,这主要是由于美国正在减少石油投资。欧佩克预计2016年全球日石油需求将上涨130万桶,而对欧佩克原油的需求将上涨120万桶,达到每天3080万桶。

  “哪有那么简单。”林伯强表示,欧佩克不减产堵住的只是新增投资,见效仍需数年。现在大家都缺钱,还都在生产,欧佩克根本撑不了那么多年。

  林伯强还认为,石油产业自身的确具有周期性,但如果外来竞争加入,新能源实现大规模替代,石油将承受更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