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办学校频曝非法集资 非学历机构成重灾区
素有“民办教育硅谷”之称的陕西,一场影响行业的变局正在发酵。
11月21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西安高新技术培训学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进行了宣判,学校负责人刁继花、刁继珍被判无期徒刑。该案涉案金额高达3.6亿元,为当地法院近两年审理的最大一起“非法集资案”。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案件仅是陕西民办教育学校“非法集资案”的冰山一角。当地公安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前警方立案侦查的民办学校非法集资案件逾10起,其中涉及金额较大的有西安华西专修大学 (以下简称华西专修大学)。
面对频发的民办教育 “非法集资”事件,陕西省政府出台了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整顿文件”——陕政办发〔2014〕122号(以下简称陕政办122号文件),要求按照“打早打小”原则,严厉打击民办学校参与或组织非法集资。同时,对民办学校银行账号备案,防范资金体外循环、抽逃和挪用。
此举意味着陕西民办学校的审批程序将趋严,获取办学牌照的概率变小。“还意味着民办教育筹资更艰难,投资民办教育的门槛亦更高,这对陕西民办教育现有格局影响明显,尤其是对民办非学历机构,未来三年可能会倒下一批。”当地多年从事民办教育管理工作的王彬(化名)对记者表示。
过度扩张致资金链断裂
重拳整治民办教育非法集资已是必然。陕西公安部门人士透露,陕西省主要领导对案件非常重视,并且主管副省长每隔15天,就要听取陕西省公安厅和教育厅汇报。
“华西专修大学10年前就搞扶贫助学,当时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民办教育,我们把钱借给王明亮(华西专修大学校长),想着助学是好事,又能拿到比银行高的利息。”在一间被临时作为会议室的街道办办公室内,马宝通情绪激动地说道。
话音刚落,同坐的人纷纷附和,有人言辞激烈,有人频频叹气,一些头发花白的老人更多选择沉默。作为华西专修大学“涉嫌非法集资案”的受害者,他们组成了联合维权组,不定期开会沟通,马宝通是小组主要负责人之一。
数月前,长期以“扶贫助学”名义集资的华西专修大学资金链断裂,校长王明亮被警方控制,无法兑付的资金黑洞成为投资者挥之不去的梦魇。
维权组提供的一份 《合作助学协议书》显示,2012年11月,华西专修大学以小区建设、优化教学设施助学项目名义,与投资者签订协议书,后者一次性提供给华西专修大学5万元,合作助学期限为一年,到期后华西专修大学将按照年12%的利息,奖励投资者6000元。
然而,助学到期后,华西专修大学并未如期兑付奖励,“当时说学校资金比较紧张,让再等等。”上述投资者告诉记者,没想到最后资金链断了,连本金都有去无回。
据马宝通透露,目前统计到的助学客户为9000人左右。不过,由于教育助学的客户少则投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还无法统计具体涉案金额。
记者从陕西省公安部门了解到,目前警方已对华西专修大学涉嫌非法集资一事立案,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王明亮亦已被警方控制,目前因身体原因,被取保候审。公安部门人士透露,此案所涉数额较庞大,警方正在侦查,亦无法透露具体数额。
据华西专修大学官网介绍,学校曾获如“中国著名民办高校”等荣誉。记者检索公开报道发现,王明亮扶贫办学的事迹,也曾被媒体广泛报道并受褒赞。这样一所创办20余年,规模并不小的民办高校,缘何走入“非法集资”的境地?
上述合作协议书显示,为满足学校发展需求,学校计划在杨凌校区新建教工、学生公寓楼十八栋、综合楼一栋、标准运动场及图书馆,另建12米宽的校区公路。现杨凌校区的各项建设基础部分已完成,为了上述工程顺利实施,加快工程资金周转,于是面向全校合作投资。
华西专修大学官网显示,合作协议书所提到的杨凌校区,是学校的校区之一。正是这个号称投资10亿元的杨凌校区,成为压垮华西专修大学的稻草。
据《成都商报》报道,承包杨凌校区建设的 “海南中航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皮包公司,该公司在层层转包中收取数千万的质保金后消失,致校方资金链断裂,校区去年上半年已开始陷入停滞。“华西专修大学就是死在了杨凌校区上。”上述投资者向记者证实。
一位熟知华西专修大学情况的民办教育资深从业者直言,华西专修大学的盲目扩张,或是其资金链断裂的根本原因,“扩张得太猛了,投那么多钱建杨凌校区,财务风险把控没做好,最后资金链断裂。”
民办非学历机构成“重灾区”
事实上,华西专修大学并非孤例。记者梳理发现,媒体此前曝光过西安理工科技专修学院、西安利民技术学校、西安军旅艺术专修学院等多所民办高校“涉嫌非法集资”。其中,西安理工科技专修学院因集资问题,去年已经被陕西省教育厅暂停招生资格。西安利民技术学校经西安雁塔分局结案调查,涉案资金4000余万元。西安军旅艺术专修学院涉案资金3200余万元。
同时,网上公开的一份民办院校集资受害者公示的联合投诉书,统计了包括西安华西专修大学在内的10余所民办高校涉嫌“非法集资”的数额和人数。该投诉书涉及的几所民办高校,借款额最低1亿元,最高的达8.5亿元。
不过,上述集资数据的真实性,未能得到官方证实。无论是陕西省教育厅还是公安部门均不愿正面回复。公安部门人士称,案件尚在侦查中,暂不方便透露具体数据。
不过,11月21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西安高新技术培训学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进行宣判,该校涉案金额达3.6亿余元。这一数据与上述联合投诉书之前透露的一致。
记者统计发现,前述涉案学校不同于陕西民办教育第一梯队的西安欧亚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等普通高校,其均为培训专修学校,即民办非学历机构,它是指面向社会举办的教学内容属于高等教育层次,但不具备颁发国家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的各类培训、进修、辅导、补习等非学历高等学校。据陕西省教育厅信息,目前陕西有50所民办非学历机构。
“民办非学历机构是集资的重灾区。”一位从事民办教育20余年的民办教育行业资深人士亦向记者坦言,陕西民办高校集资的现象由来已久,只不过是这两年才集中爆发,其中多为民办非学历高校。
上述民办教育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民办非学历机构的兴起,源于社会分工细化带来的职业教育和多元化教育需求。相比学历机构,其专业设置更细更具特色。
据了解,2004年以后,陕西再也没批过高职专科。根据相关政策,民办院校在自有土地、占地面积、招生数量上若达不到一定标准将被停办,门槛的提高让民办非学历机构向学历机构转型,开始变得艰难,多数开始对外集资。
比如土地,上述民办教育行业资深人士称,根据相关规定土地必须是学校名下持有。就土地一个条件,好多民办非学历机构都达不到。此外,还有流动资金、办学条件、招生人数等一系列硬性条件。
加之多数民办非学历机构土地、校舍多为租用,银行不予授信贷款,学校融资渠道窄,民办非学历机构要想达到上述条件,只能高息向民间借贷。王彬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00年银行还给予授信贷款,但后来银行把这类学校列为高风险行业,“因为民办学校没有可抵押的土地和校舍。”
政府多次发文整顿
针对频发的民办高校集资现象,陕西官方曾多次禁止。早在2011年,陕西民政厅就发文(陕教民〔2011〕23号文件),严格禁止民办学校集资建校。其中,关于民办院校审批,陕西当时就要求严格各类民办学校、办学机构的审核审批制度,对申办人的申办条件严格审查。2013年,陕西省再次发文(陕教民办〔2013〕4号文件)加强对民办高校的财务监管,特别强化学校负债管理,以应对高校“非法集资”。
不过,上述两次发文,并未让民办高校集资的现象有所收敛。今年以来,更是曝出西安联合学院以及华西专修大学这样的集资案件。
对此,陕西近期再次强调,要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对民办教育机构进行全面排查,诸多措施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10月26日,陕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审批管理的意见》,规范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审批管理。
上述陕政办122号文件称,从文件出台之日起,陕西省政府不再审批民办普通中专学校、技师学院。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社厅不再审批民办教育机构。由市、县两级教育、人社部门严格按政策规定审批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并按“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承担监管责任。
对目前涉及非法集资问题的民办教育机构,将按“一校一策”的原则,逐校派驻工作组,积极做好监管、清算和稳定工作。其中,对正常运行且有一定筹资能力的院校,将促其尽快清退集资款。对非法集资问题严重的院校,立即依法严厉查办,最大程度保全资产。对已进入司法程序的院校,公安机关加大侦办力度,司法部门提前介入,全力追缴款项,尽量挽回集资群众损失。
“官方对于此次民办教育非法集资非常重视。”记者从陕西公安部门获悉,此次清理行动主管副省长每隔15天,就要听取陕西省公安厅和教育厅的汇报。
前述多年从事民办教育人士表示,审批从严踩死“非法集资”,对于规范民办高校,解决无序竞争问题有好处,像华西专修大学那么大的量必须停止,否则雪球越滚越大,就会失控。但他同时表示,审批完全卡死也不妥,这对原本就融资无门的民办学校更是雪上加霜,建议对于集资学校政府可以介入监管指导。
民办非学历机构陷恶性循环
驱车一路向白鹿原驶去,这片位于西安市东南方的黄土台原,因陈忠实的同名小说而闻名遐迩,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亦是陕西民办高校的聚集地。
王彬任职的学校即在白鹿原上,远离市区且静谧清幽。在此之前,王彬还曾创办过学校,长期从事民办教育及办学经历,让王彬同样对陕西民办教育生态感受颇深。 “民办教育集资上去没有出口,下来的出口就是灭亡。”在王彬看来,在官方严打民办教育 “非法集资”格局下,加之民办高校自身所面临的困境,一批学校,特别是民办非学历,未来三年内将倒下一批。
据王彬透露,2010年~2011年,24所民办非学历机构主动向教育部门提请,申请取消办学资格,“凡是不办的(民办非学历机构)屁股后头有一大堆账,包括融资资金、欠工程队的款、校舍租金。”
记者注意到,2013年西安教育局更是发文停止15所民办非学历高校一切办学活动,其中西安军旅艺术专修学院、西安高新培训学院等多所“涉嫌非法集资”的学校均在列。
除了集资带来的风险,公办院校的扩张,生源减少,亦不断压缩了民办非学历机构的生存空间。王彬表示,“民办院校经过多年发展,学历与非学历之间的差距拉开了,信息更加透明和对称,大家都清楚这类机构是怎么回事,其日子越来越难过。”
以2014年陕西高考为例,两次降分以后,达到分数线以上的学生占了整个生源的96%,也就是说96%的高考考生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最后一批次录取的高职离实际报的计划数,缺口几万,招生计划未完成。“非学历的高校到哪去招高考分数线以下的学生?没人了。”王彬坦言。
民办非学历机构集资背后,无一例外是筹资困境。王彬对此深有体会,当时根据陕西省新规,民办院校要自有土地和校舍,“如果自己租地方,一个是招不来学生,二是不符合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财政补贴上,2012年陕西财政每年拿出3亿元,用以规范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但这只针对民办学历机构。这对那些原本就筹资无门的民办非学历机构,显然不是好消息。
在官方严打“非法集资”背景下,民办非学历机构的处境似乎更加困难。王彬预估,随着教育层次的认识明确,民办非学历机构将走入恶性循环,越是没有人,越是教学质量差,越是吸引不到好老师,更不会有好的场地,未来民办非学历机构出路越来越窄。
延伸阅读
民办高校集资关系难厘清资产变现能力差
一面是民办教育的硅谷,孕育出诸多在国内赫赫有名的万人高校,一面是非法集资频发的重灾区。颇为尴尬的反差,让陕西省祭出“史上最严”整顿文件,严卡陕西民办学校的审批和牌照,陕西教育厅、陕西公安厅等部门亦成立联合工作组,严厉打击民办教育非法集资。“官方对民办教育集资异常重视。”陕西省公安部门一位人士称。
尽管整顿措施来势汹汹,但由来已久的民办高校集资现象,厘清并非那么容易。
“我们这边做着打击非法集资的宣传,那边依然存在拉客搞集资。”接手过不少民办教育集资的公安人士,如是描述民办高校集资的“疯狂”,集资对象多为房屋拆迁的城中村村民,以及老人,尽管公安部门反复宣传,但仍然有人受骗。
不仅如此,处理民办高校集资案件时,由于学校土地和校舍多为租用,学校资产处置更是普遍难题。
根据公安部门的查处经验,陕西民办教育“非法集资”查处难度较大,集资学校的土地和校舍多为租用,很少为自有,资产变现能力较差。
以西安华西专修大学为例,学校资产由西安向阳人文校区、陕西红河生态校区、杨凌校区和江苏昆山实习实训基地四部分组成。其中,只有位于宝鸡眉县的红河谷校区为该校校长王明亮个人所有。投资者发现西安华西专修大学已无力兑付本息时,维权组与王明亮签订授权委托书,约定维权组对于红河谷资产有全权处分权,资产变现部分优先用于支付投资者的助学金。
即便有资产变现,西安华西专修大学维权组负责人坦言,“资产变现后,与庞大的助学金相比,显得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