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民办院校招生遇困境 负责人呼吁增加外省生源计划
“产权制度、人事制度和经费来源是民办教育发展的三大难题”,在10月29日的“全国民办高校招生形势研讨会暨全省民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招生工作培训班”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西安思源学院校长李维民说道。他指出,当前民办院校招生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面临着生存危机,解决的途径有:放开对招生专业的限制、以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基本实现入学即就业、实现定制人才等。
本次活动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思源学院承办,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季平、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主任朱征南、陕西省教育厅民教处处长吕元等出席大会。西安思源学院董事长周延波致辞。来自全国的40余所民办高校、独立学院董事长、院长及招生工作负责人,民办高等教育专家学者等120余人参加了大会。
会议主要围绕高考及招生制度改革、招生形势和招生途径等方面开展交流和培训,引导学校快速适应国家考试和招生制度改革新形势,总结招生经验,探索招生策略,促进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招生工作健康发展,推动内涵建设。
季平分析了民办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期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认为民办学校要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改革力度、加强现代大学体制和机制创新、狠抓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和探索。朱征南介绍了我省近年实施的高考制度改革情况,分析了民办高校在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改革,“专业+学校”录取方式改革、合并录取批次改革、监督管理机制改革中所面临的发展机遇。
民办高校间的生源之争非常激烈
朱征南表示,民办院校发展面临新的任务和形势,如何顺应生源减少实际、如何适应新的招生考试制度的要求、如何落实好政府支持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举措,以及如何招到更多更好的学生对于民办高校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他介绍说,全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从2008年的1.21亿人将减少到2018年谷底的6897万人。今后三年预计陕西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还将下降,随后将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2016年至2019年,适龄人口将由49万人下降到38万人,2020年至2022年,适龄人口将稳定在36万至38万人。我省高考报名人数自2008年达到峰值(41.7万人)以来已连续8年下降,预测2021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维持在28万左右。今年我省的招生计划是28.42万人,全国几乎所有民办高校在陕都有招生,今年全国共有351所民办高校在陕计划招生6.5791万人,其中不含我省民办高职招生计划。
朱征南表示,最近3年,民办高校在陕招生出现了问题,个别本科院校和少量民办高职计划没有完成,特别是省内民办院校招生计划完成不理想,2016年,这一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2016年,民办院校在陕统招完成率是79.4%,其中本科相对较好,完成率是95.6%,高职较差,完成率仅为58%。
“这些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民办高校依靠规模发展外延扩张的路存在问题,我个人认为,少数民办高职院校热衷于通过提升办学层次解决困境的想法有较大局限性;二是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彼此之间的生源之争非常激烈,少数不适应竞争的学校很有可能因为招生难面临困局。”
“专业+学校”的录取方式改革将迫使民办高校练好内功
朱征南强调,民办院校要科学应对适龄人口及生源减少的挑战,要主动适应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变化新要求,要正确利用政府鼓励支持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举措。
新一轮招生考试改革中与民办高校相关的有四方面的内容:一是高职分类招生考试改革;二是“专业+学校”的录取方式改革,将实行专业优先的原则,而不是现行的院校优先的原则,即在新的录取模式下,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优质特色学科和专业,录取方式改革将促使民办高校苦练内功办出特色;三是合并录取批次改革,从已实行合并批次录取的省份看,总体上对民办高校是有利的,我省正在进行合并批次的调研,我省比较特殊,一本院校比较集中,究竟是一二本合并还是二三本合并尚未确定,待方案出来后会认真征求意见;四是监督管理机制的改革。
高职综合评价招生试点成功后可能会向整个高校推广
朱征南介绍说,我省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已实施3年,效果不错,有的民办高职招生甚至好于公办高职院校。
2017年我省将继续完善这项工作,今年的变化主要是把上一年的考核与预录取流程切分开来,目的是强调学校测试考生的重要性,高职综合评价招生绝不是不考试、无门槛。实践证明,高职分类招生改革意义很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考生的升学压力,成为学校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他个人判断,这项工作试点成功后,也许会向整个高校推广。
高职院校要抓好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的测试环节,特别是面试,要请企业的人士参与。
民办院校学费连续两年上涨对招生有影响
对于放开民办高校收费标准,朱征南表示这是一把双刃剑。
2015年,我省民办高校学费第一次上涨,对生源影响不是很明显,2016年我省民办高校学费再次普遍上涨,少数民办院校不是抓内涵建设而是片面跟风,草率提高学费,对学校招生带来影响。他表示,民办院校应合理确定学费标准,但相互采取“齐步走”的方式,一起涨价,这不是政府、社会特别是广大考生愿意看到的。
研讨会上,民办院校负责人纷纷呼吁在省内招生吃紧的情况下,希望增加外省生源计划,这也是缓解招生难的一个办法。据悉,目前现行的政策是民办高校在外省的招生计划不得超过总计划的30%。就这一民办院校所关注的问题,华商报还将继续报道。
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编辑:贾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