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教育的力作
民族音乐教育的力作
——评崔学荣著作《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
王耀华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遗产和优良的传统。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起着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作用,至今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
从近百年的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来看,引进了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的音乐教育走上体系化、规范化道路,总体上提升了全民族的音乐水平。同时,又有一种盲目崇拜的不良倾向,忽视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因此,1996年在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明确提出了以中国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使青少年从一开始就能在接受人类音乐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牢固地掌握自己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就像熟悉“母语”一样熟悉本国的音乐文化。旨在学校音乐教育活动中,着力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音乐赖以存在的风俗习惯等的教育传承,不仅是学校音乐教育“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又属于国家教育、文化方针层面的策略和原则问题,而且也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作为一条新课程改革和《音乐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运用于音乐教学过程中。
崔学荣论著《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版),就是站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哲学高度,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展开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研究的一部论著。我认为这篇论文的突出特点是:朴实出新,平淡见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命题视角比较新。在这篇论文中,作者选择了从接受美学和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出发,来认识和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视野比较开阔。在博采中外学术之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以及音乐新课程改革现状,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努力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这一传统命题研究中扑捉新意。
理论研究要回答并解决现实问题才有生命力。学术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作者从宏观层面构建了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理论,目的是“为师生共同发展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如,作者从“主体间性”视角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人与自然”、“音乐与社会”、“人与社会”、“人与物”、 “人与乐”、“人与人”、“音与音”、“心与音”之主体间性,其表现为“天人之和”、“乐与政和”、“人与器和”、“乐与人和”、“音声之和”和“心声之和”等;从“哲学、美学、音乐、文化、心理、教育和实用价值”等七个层面宏观构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多层教育目标;还论述了教学过程四段论与教学过程特点以及教学优化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实践策略等。
作者不拘泥于理论研究层面宏观研究,还扎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注重微观研究。如,在华东、华南、华中等地进行教学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有针对性地深入课堂教学实践,从一线教学实践活动中汲取一手资料,以富于说服力课堂教学实践和对比数据,来印证提出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理论。
第二,论文内容充实新颖。近年来,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音乐教育的命题已经成为大家所共同关注的命题。本著的作者在学习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音乐教育实践经验,另辟新径,论述了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其研究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如,在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主体间性音乐教育观”,构建了主体间性四维时空观,并论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品赏过程与多元主体角色游移,它表现在“观”、“品”、“悟”、“融”四个审美层次基础上而进行的“多元视点的游移、主体心态的游移、主体心意的游移和主体心境的游移”,并相应表现出四次递进,即“音乐审美的初次观照、音乐审美情感体验、音乐意义的理性直觉和生命意蕴的融合升华”,由此形成审美境界“四层次”:“物境、情境、意境、妙境”,从而完成对“万物一体”之真、善、美融合统一的妙悟。
第三,学术态度踏实认真。科学研究必须具有求真求实的态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和攻读博士学位过程中,一直都是做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做人勤勤恳恳、勤奋踏实,是一位潜心向学、以学为荣、不断攀登的人。她历经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层次的学业追求,体现了她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近些年来,凭借她勤奋好学、踏实努力的进取精神,她在音乐教育事业广阔田野不断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从一名普通音乐教师,成长为山东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在这部论著的出版之际,谨愿作者崔学荣教授永不停止学术步伐,继续保持求实求真的学术态度,在音乐学的宽广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王耀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理会亚太音学乐会会长。)
编辑:黄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