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探访黑河水库
5月31日,“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的媒体考察团来到了西安市民的饮水库区——黑河水库,探访这里的生态移民情况和秦岭植物与气候的秘密。
随着紧罗密布的行程,媒体团的记者们来到了西安所用自来水的水库——黑河水库。黑河为秦岭一大水源地,黑河水以城市供水为主,建有农业灌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随着人们对黑河水库和秦岭生态建设的关注,这里的生态移民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事情。
在马召镇副镇长童宝宏的带领下,记者们来到生态移民的二期工程——桃李坪新村,这里村民们已经入住。走在宽广的马路上,眼忘一栋栋美丽的小洋楼,道路两旁的绿树,集篮球、乒乓球、健身器材于一体的村民娱乐广场时无不发出阵阵感叹。
“现在比以前的生活好多了,住的又好又干净,有了更多的经济来源,农活也少了,没事接接小孙子,跳跳‘广场舞’多好啊!”村民郭正庞充满自豪的向记者们炫耀着。生态移民不仅没有使这些一辈子务农的老乡们感到反感,反而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开始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郭正庞被记者们围着问问题的同时副镇长童宝宏也没有闲着。记者的一句“生态移民取得的成效”问进了他的心坎里。他挥着手转了一圈,对记者说,“看,这就是成效!”。是啊,眼前的一切已经回答了一切。宽阔而坚实的水泥马路、美丽又大方的独栋小楼、路两旁的小汽车、以及不远处的健身广场不正说明了村民得到了巨大的实惠吗?而库区的扩大,无村落、农家乐等人为破坏环境,黑河的水质也在不断提升,秦岭的生态环境更是再上台阶。这不都是生态移民所取得的辉煌成效吗?
在库区里,记者们更是感受着美丽的大秦岭所带来的一切。自然是不图回报的为人类做着贡献,而人类也为感恩自然、回馈自然不懈的保护着它。
离开库区后,记者一行又走访了秦岭国家植物园。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秦岭为何植物多样并且饱含多种珍稀物种?”面对记者们抛出的问题秦岭国家植物园植物研究所彭国全博士耐心的为记者们一一经行了答疑解惑。
当记者们走上大巴,依依惜别美丽的秦岭时,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微妙关系也在他们心中激起了一片涟漪。考察不是走马观花,不是看了就走,考察所发现的问题还需媒体团们向公众宣传,让更多的人一同关注。
(作者:唐宇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