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明:陕西水文测报工作调查分析及解决面临问题对策探讨
03.12.2014 11:25
本文来源: 水利厅
当前,随着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测验水文向科技水文的发展转变,水文测报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点和积习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为破解难题,我局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认清形势,开拓思路,改革创新,再上台阶”大讨论活动,我也带领有关人员先后多次深入6个基层分局30多个水文测站,对目前制约水文发展的测报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我省水文发展基本概况
陕西省水文事业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的关心领导下,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以1号文件印发《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后,我们奋力实施全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形成了包括水位、流量、雨量、泥沙、蒸发、水质等项目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水文站网体系。我省水文服务已从主要为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建设服务,逐步转变到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全过程服务;从主要为水利工作服务,逐步转变到为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环保、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及社会公众提供多层次服务;从主要提供实时原始数据服务,逐步转变到加强预测预报和分析评价,更加注重提供水文数据深加工服务。同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陕西省水文管理条例》为核心的水文法规体系逐步健全,水文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水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水文队伍建设成效突出,水文支撑和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七点:
(一)扎实做好水文预报测报工作,成功参与应对2013年陕北局部超百年一遇特大暴雨,渭河、汉江超警戒洪水;积极开展旱墒情监测,加强旱情分析评估,墒情监测站点达41处,为迎战我省53年来最严重冬春连旱提供了优质准确的水文数据支撑;水文资料整编连年达甲等,成果质量连续保持位居全国前列。水文测报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厅党组的高度肯定,做到了让人民放心,让群众满意。
(二)加快我省水文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规划计划前期编制报审批工作,积极储备建设项目,打造精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建设项,1900多处雨量站和114处水位站实现了自动监测。水文(位)站网密度由原来的2336km2/站提高到1054km2/站,雨量站网密度由原来的366km2/站提高到104km2/站,增加渭河流域站网密度对比,缩短了与东部省份的差距,走到了西部省区的前列。
(三)积极参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全面开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监测评价工作,监测站点238个,确界我省重点水功能区30余个,对110余个典型排污口及支流口水量水质实施同步监测。水文在我省“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源地饮水安全达标”五项考核目标中实现了话语权。
(四) 大力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三问三解”、“为民务实清廉”、“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一系列专项活动,拨出专项资金30余万元,解决了基层测站和职工吃水难、出行难、洗澡难、看电视难、上网难、办理工伤保险难等方面50多个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五) 加强职工培训和考核,连续三年选送90名优秀职工到扬州大学为期一年的学习培训;积极与大专院校联系举办中小河流预报研修班、水环境中心分析人员培训班和多人次、多专业轮训学习;开展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考核,实现了技术干部规范管理。2013年,陕西省水文局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六)奋力实施“项目带水文”和“开放办水文”战略,发挥水文系统资源、人才、设备、站点等优势,主动参与东庄水库、引汉济渭等我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文对外服务领域得到有效拓展,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在职人员人均绩效工资年均递涨8%以上,“开放式”办水文初显成效。
(七)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水文基本建设监督监察,推行党务、政务、事务公开。水文对外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对水文的认知度进一步提高,基层测站管理得到强化,精神文明建设、行业精神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2012年陕西省水文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省级先进集体”。
二、当前制约水文测报工作的主要因素
(一)水文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任务量急剧增加,水文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水文监测站点迅速增加。随着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的全面实施,短短的五年时间,我省水文监测点已从2009年的85处增加到目前的197处,全面建成后,还要增加74处。雨量站也从556处增加到1920处。二是墒情监测站点从无到有。为了不断扩大支撑服务面,2009年设立墒情监测站点20个,2010年根据西南大旱的启示将监测站点增加到41个。三是水文报汛站点显著增加。针对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灾害性洪水频发、防御难度大、威胁人员安全几率大的情况,我局在全省开展了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洪水预警工作。2014年洪水预警预报断面已达100个,省属报汛站点也由2009年的458个增加到2014年的2033个,水库报汛站由25个增加到694个,报汛任务急剧增加。四是水质监测断面迅速增加。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颁布实施后,我局水质监测断面由过去的29处增加到现在的238处,其中国家重要水功能区监测断面144处,监测频次也大量增加。
(二)职工队伍青黄不接,基层技术力量薄弱,传统水文测报受到挑战。
截止2014年,我局在职职工已从2005年的717人降为640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385人,占在职职工的59.8 %,高级工程师92人、正高级职称7人,严重缺编。随着近几年,老职工的大量退休,而年青职工却没能得到及时招聘,特别是2011、2012连续两年,我省水文单位没有进行统一招考,使得水文职工没有新鲜血液给予补充,技术队伍严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为了保证工作正常进展,骨干技术力量全部集中到两级机关,这也造成两级机关技术力量雄厚,人员臃肿,达310人,而一线技术力量薄弱,人员严重不足,仅有330人,这也让传统的依靠拼人力的水文测报工作受到严峻挑战。
(三)河道防洪工程的建设,使得水文测验固有的工作模式受到挑战。
近年来,随着国家江河水库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中小河流堤防建设,使得一些水文监测站点的监测断面和测验环境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水文测验模式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受城市景观工程(滚水坝建设)影响的延安、西安、宝鸡、汉中水文局所属水文站,使得传统的测验仪器不能满足工程影响的测验条件,必须改变测验方式、引进新仪器;受河道堤防建设影响的黄陵、丹凤水文站,原有的测验断面发生了改变,必须重新率定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受水利工程影响的林家村、张家山、状头水文站等,改变了原有河道来水条件,需要增设新的测定断面,以确保河道径流测报准确。
(四)事业单位改革,对水文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今年,我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开始启动,按照省人社厅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关精神,通过改革使事业单位按期职能进一步分类理顺,职责进一步明确,人员进一步精简压缩。我局是水利系统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被定性为公益一类单位,人员编制不仅没有新增的希望,而且还要压缩。而随着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的建设完工,陕西省水文(位)站已达197处,按照一个站配备2个人的分配方案,目前330名测站职工也不够分配,这就对水文职工的业务能力、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和技术手段,破解水文测报发展难题
(一)以水文巡测为抓手,加大水文巡测基地建设,改变传统的测验方式。
随着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资源水利的转变,现代水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水文巡测与基地建设已是大势所趋。目前陕西省已有9个水文勘测队。针对点多面广的站点情况和水文业务急增人员递减的现实情况,要继续借助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的机遇,以按照流域为主适当兼顾行政区划,实行基地管理效率最大化,环境条件优良,满足职工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科学规划全省水文巡测基地建设方案,加大建设力度,促使全省水文勘测队达到15个,逐步形成驻测、巡测、调查、应急监测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水文监测体系,实现水文监测要素自动观测、记录、存储、转发、分析、计算,形成“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巡测管理模式,为大水文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支撑。
(二)以新仪器使用为重点,加大新技术的应用,对测报手段进行改革。
先进的测报设备是水文事业革命的武器。过去的几十年,我省水文信息的采集一直是依赖于人工目测、器测,水文测验设施也是基于人工和简单的机械辅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水文测报技术注入了新活力。围绕为我省现代水利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的思路,我们提出了科技兴局、业务立局、人才强局的大水文发展思路,使得一大批的现代水文测报设施和新技术被应用到水文工作中。目前,水位观测自计设施达98套,流量测验ADCP 2套, 手持电波流速仪45套,雷达流量计3套,流速测算仪54台,超声波测深仪7套,多普勒流速仪10套,极大地提高了水文自动测报水平,解放了人力,保证了水文测验工作顺利进行。
在目前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坚持改变传统的测报方法,继续大量使用新仪器新技术,通过“减员增效”的方式来满足测报需求;加大雷达及超声波、ADCP等测验新设备的投用,扩大手持式流速仪的使用,加强同位素技术的运用,推广自记水位记的应用,增强水文新仪器的配给率和使用量;通过科学求实、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体现效益的原则,让水文新技术新设备在全省水文行业生根开花,大范围使用,以弥补人员不足和解放人力。
(三)以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为契机,加强水文测验技术分析与研究,扩大水文资料收集范围。
为了保证测验成果的连续性、科学性,在原先审查25项测验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水文测验基础研究和设备仪器对比试验分析工作,扩大水文资料收集范围。一是对水位、雨量全面实现长期自记、自动传输、固态存储;二是对中小河流水文站,进行水位流量单值化处理,实现流量停、间测;三是对流量、泥沙不能进行单值化处理的站,实现在线监测;四是对于大河站和防汛重要水文站,全面提升测验手段,实现全自动监测。通过以上分析处理,确保水文测验数据科学准确。
(四)以学业培训为推手,优化组合,建立起精兵高效的水文队伍。
要超负荷、保质保量地完成水文测报任务,就必须有一支精兵高效的水文干部队伍。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职工业务能力的提高。一是在进人方面,实行双向定性,确保一线力量能得到补充。对每年招考的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保证书,确保其在水文系统起码要工作五年方能调离。新参加工作人员要下基层,促使一线工作人员不断得到补充;二是压缩两级机关人员,避免人浮于事。通过严格控制机关进人、逐年退休的方式,使得两级机关人员缩减,以高效的工作方式,使得一线水文测报力量得到加强;三是在全系统营造起钻业务、学技术、比技能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职工技能。通过委托培训、自己办培训、参加行业学习的方式,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对通过自学等不断深造的干部职工给予一定奖励,在全局尽快建立起梯级技术队伍。要每年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对全局职工,特别是测站一线的职工进行有序有力的业务技术培训,不仅是内部培训,而且还要借助部水文局和水利厅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综合业务能力和创新水平;四是加大激励因素,从任用情况、晋升制度、工资制度、奖励制度、处罚制度、参与制度、福利状况七个方面,刺激职工钻业务学技能的主观能动性,为打造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水文队伍打好基础。同时,通过组织职工业务技能竞赛等方式,以“比、学、赶、帮、超”的竞赛劲头,不断提升职工的业务实战能力。
本文来源: 水利厅
03.12.2014 11:25
省档案馆召开馆藏档案解密与开放审核工作第二次会议
3月1日下午,档案局
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北京召开
2月25日,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召开,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