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村组道路建设
千里大路通富路
—— 汉滨区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村组道路建设
古汉台网讯(记者 吴昌勇 锁金义)贫困发生的原因各异,但道路交通不便也是偏远农村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百万人口大区和全市四个深度贫困(县)区之一的汉滨区,将加快村组道路建设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先手棋和硬支撑。通过行之有效的交通扶贫,从昔日“路在何方”到如今的“路在脚下”,这一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不仅让山区的百姓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蜿蜒在山区的千公里村组公路,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路、脱贫路和致富路,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山区道路“老弱病残”,无法承载发展所托
汉滨区既是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我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25个镇4个办事处,总人口102万,其中贫困村231个,贫困户4.1万户12.87万人,占全市25%,是全省唯一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超过10万人的县区,也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区之一。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这是汉滨脱贫攻坚无法绕过且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究其致贫原因,交通不便是首因。尽管汉滨地处西安、重庆、武汉、成都等大中城市几何中心,阳安、襄渝、西康铁路在此交汇,包茂、十天高速和数条国省道穿境而过,但囿于区内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落后,未能有效承接外部优势交通资源。在贫困村组,“无路可走”和“有路难行”的问题十分突出,“人抬杆、猪坐轿,人流汗、猪在笑”,“看得见屋、走得人哭”的现象依然存在。物资拉不进来,特产运不出去,资源优势无法转换为经济优势,青山绿水没有变成金山银山,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道路未能打通,交通成了制约汉滨脱贫摘帽的最大瓶颈。
近些年来,汉滨区虽在奋力补欠账、补短板,交通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也存在诸多现实困难。
首先,县乡公路“老弱病残”,无法承载发展所托。目前,汉滨区虽已建成农村公路5000余公里,但县乡公路只有902公里,仅占总里程的18%,且大多修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近50%的县道按照乡道标准修建,60%以上的乡道按村道标准修建,真正意义上的三级公路仅有恒口至大河36公里。路网结构不合理,断头路多,没有形成闭合路网,加之屡遭暴雨水毁,道路病害多,通行能力低,安全隐患大。近年来实施改造的恒大路、张坝路、香双路等,还不足县乡公路总里程的20%。按照“建制镇通等级公路”的目标,汉滨区还有关家、叶坪等12个镇不通等级路,超过60%的县乡公路急需提升完善,公路发展水平已明显低于兄弟县。建设滞后的县乡公路,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与汉滨龙头引领的发展定位不相适应。
其次,养护资金严重不足,“病路”无钱可“医”。随着目前农村公路总里程逐年增加,养护成本随之大幅上升,但苦于财力有限,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经费捉襟见肘,且道工待遇低,养护队伍难以稳定,日常养护停留在清清淤泥、扫扫路面等浅表工作上,养护水平低、效率低。受资金制约,路基垮塌、沉陷、危桥、险段等水毁工程无法及时修复处理,道路病害严重,安全隐患大。
大山是把“锁”,路是“金钥匙”
“为加快交通建设,补齐交通短板,推进交通扶贫,把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向村组道路建设倾斜。”决战脱贫攻坚,汉滨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理性决策,前瞻布局。
基于此,抢抓“四好农村路”发展机遇,加快交通建设,补齐交通短板,推进交通扶贫,成为汉滨区的广泛共识。在汉滨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汉滨区委、区政府再次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实现“镇镇通等级公路、村村通客运班车、自然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提出了启动农村交通三年攻坚计划。简言之,就是围绕“十三五”末全区实现“镇镇通等级公路、行政村和百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客车”的目标,抢抓乡村振兴计划、“四好农村路”建设机遇,按照“一次规划,梯次展开,分步实施,压茬推进”的思路,利用未来3年时间,投入20亿元,实施县乡公路通达工程、村组公路畅通工程、农村公路提升工程、公路养管创新工程、通村客运运力保障工程等农村交通“五大工程”,改建县乡公路200公里,实施村组公路1000公里,提升和完善农村公路2000公里,全面补齐交通短板。
这对于“锁”在大山深处的汉滨区群众而言,无疑是“盼了多少年,等了多少代”的喜讯。然而,面对典型吃财政饭的深度贫困地区,要筹集修路所需的10多亿资金,又是一个大难题。
坐等不是办法,硬骨头也得啃,险滩也得趟。为此,汉滨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门就贫困村道路建设资金进行研商,提出举全区之力,整合涉农扶贫资金、积极向银行贷款支持交通建设,2016至2017年,汉滨区累计筹集资金5.8亿元,专项用于脱贫攻坚贫困村组道路建设,有效破解了资金制约瓶颈,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集中力量办大事,汉滨区用先行一步的魄力和勇气换来村组路早通一天。实践证明,这种为百姓铺路,为大山“开锁”的尝试就是新时期愚公精神的生动践行。
路在远方,路在脚下
“十三五”期间实现建制镇100%通等级公路,行政村100%通水泥路,自然村(组)100%通砂石路和行政村100%通客车的“四个百分百”目标——这是汉滨区委、区政府的庄严承诺和努力方向,经过两年来的奋战,工程顺利推进,赢得速度,也赢得质量,且处处彰显亮点。
2016年至今,汉滨区举全区之力,累计投入资金13.5亿元,其中投资5.2亿元,改建大紫路、付黄路、洪石路等县乡公路90余公里,新建枫树河桥等桥梁13座1000余延米,特别是投资8.3亿元,新建村组道路1698公里,该区道路交通短板进一步补齐,交通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越来越多的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实现了“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
在加快交通建设的同时,该区采取公益性岗位与公路养护相结合的办法,创新公路养管模式,夯实养护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检查考核,公路养护管理稳步推进;坚持疏堵结合,整治市场秩序,加强安全监管,交通行业管理依法强化。全区交通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短板进一步补齐,制约发展的瓶颈正在打破。
建设规模前所未有。斥资8.3亿元,新建贫困村组道路707条1698公里,其中2016年206条593公里,2017年282条625公里,2018年219条480公里,总里程是“十二五”期间的五倍多,建设规模前所未有,安全、质量、进度良好。
建设标准开全省先河。为疏通“毛细血管”,打通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该区制定了“通行政村路原则上路面宽度不低于4.5米,通自然村(组)路原则上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的建设标准,且路肩边沟安防一次到位。
推进方法创新适用。在工程建设中,该区采取项目统一设计、统一检测、统一招标的办法,节约了费用成本,挤出了更多建设时间。在资金补助上,实行差异化补助办法,4.5米宽水泥路每公里补助资金60万元,3.5米宽水泥路每公里补助资金40万元,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综合运距的近、中、远,按每公里5万、8万、10万元三个类别予以追补,资金由镇办统筹调控使用,避免了一刀切现象,增大了项目镇办的自主权、调控权。
经济社会效益良好。贫困村组交通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短板进一步补齐,支撑脱贫攻坚的先导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区交通行业脱贫攻坚战果进一步扩大。该区贫困村道路建设做法经验,得到了各级政府认可,具有借鉴性、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间接促成了我省“集中居住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沥青(水泥)路”政策的出台。
遍布城乡的脱贫攻坚村组路,成为涵养汉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伴随着一条条致富路的贯通,改变的不仅是山区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有精气神的提振,他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转换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不竭力量,人人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他们知道路在脚下,路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