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治理与保障民生双赢——西安燃煤锅炉拆改缩影
(西安日报 记者 马昭)西安治污减霾过程中,许多工作反映在纸面上,可能只是一个个数字,比如燃煤锅炉拆改。其过程的艰难可能已经被结果的喜悦冲淡。但我们在分享喜悦的同时,还是要理一理曾经艰难的过程,为市委、市政府的果断决策,也为企业的艰难转身。
去年一年西安“拉”走2000多车污染物
这一组数字也许许多人并不陌生:2014年西安拆除燃煤锅炉480台,仅此一项就可削减燃煤量约6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17000吨、氮氧化物约3900吨、烟尘约1600吨。如果把这些减排的污染物用载重10吨的卡车来拉,得2000多辆才能拉完。试想,如果这2000多卡车污染物全部排放到大气中,西安的天会是什么样子?恐怕今天的蓝天白云只是个神话了。
环保不能以民众生活退步为代价
从2014年起,西安范围内不再新建燃煤锅炉,新安装锅炉(包括集中供热锅炉)全部使用天然气或炼制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热力、天然气管网覆盖不到位的区域改用电、柴油等清洁能源。
不再新建燃煤锅炉相对于拆改现有的燃煤锅炉,可能难度要小一些。这对经历了燃煤锅炉拆改阵痛的西安来说,的确如此。
西安人几乎没人不知道西安热电这个老牌热电厂,这个曾经因环保而生,曾经为连片拔除城西区林立的小烟囱,发挥过不可替代作用的热电联产企业。但是,在国家限排公告之后,这个老标准下的曾经的环保先锋企业面对了前所未有的、最为严厉的环保问责。也让其陷入了要么实现改造,要么关停的两难选择。这无论对市委、市政府,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是在燃煤锅炉拆改中碰到的最大的难题。
关停,区域集中供热立马就戛然止步。
改造,则要在保证发电供热连续生产的同时,插入项目建设。任务交织,时间紧迫,资金紧缺,困难真不是说说而已。
最终,西安市委、市政府没有搞“一刀切”,而是想尽办法让企业实现改造治理,甩掉排放大户的帽子。西安热电最终在两个采暖季之间的7个半月时间里同时投入3台电站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和4台燃气供热锅炉建设。成为省内第一家达到特别限排标准的热电企业。同时成为减少燃煤消耗幅度最大的企业,成为大气污染物减排幅度最明显的企业,企业的做法更是得到了国家环保部的充分肯定。
对市委、市政府来说,这只是万千决策中的一项,但对西安热电的千余职工和西郊70余万的百姓来说,却是关乎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大事。正如一位环保人员所说,治理大气污染就是让民众生活的环境更好。但空气质量的好转,不能以民众生活退步为代价。
环保部高度赞赏西安对热电的综合治理
西安热电二期环保治理的成功实施和燃气锅炉的顺利开工建设,有效减少了该地区飞灰、废渣、烟尘排放量,给城市带来可观的环保效益。据测算,西安热电一期关停和二期改造后,年总计可减少烟尘排放868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6436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5404.9吨,约占西安市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2014年7月8日上午,全国人大委员会《大气污染防治法》执行检查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带队,来到西安热电,对西安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环保治理,实施环保改造给予了充分肯定。7月8日下午,环保部总量司司长刘炳江任组长的国家污染减排21核查组,来陕核查污染物减排情况,对西安热电的环保综合治理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西安热电负责人曾多次对媒体表示,如果没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如果没有各相关部门一环接一环地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企业过不了这一关。
科学的决策,使西安热电这个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基础设施企业度过了因环保设施落后带来的生存困境,使西郊区域内58平方公里的生产和居民生活供热得到了保障,实现了环保治理与保障民生的双赢。
从最初的环保先锋企业,到排放大户被问责企业,再到如今的省内首家实现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集中供热企业,西安热电经历的燃煤锅炉拆改是我市众多参与燃煤锅炉拆改单位的一个缩影,这其中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最终汇聚成了一串串拆改数字,这些个简单的数字才让我们在冬日里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白云。
从西安热电公司的环保治理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市委、市政府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炽热的为民情怀。通过西安热电的环保改造历程,我们感受到一届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主动化解民生难题的有责任担当的政府的积极作为。我们亲历着西安市委、市政府作为治污减霾的主导力量所承担的有力监督和科学决策。我们更加相信,西安必定会赢得这场特殊战役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