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明之美看东方文明之美看东方|从考古文化遗存看上海古代文明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遗址,展现的是活跃在距今5300年到4300年之间的良渚文化,这一文化被认为是东亚最早的国家形态,实证了五千年中华文明。
2022年7月6日,随着位于浙江杭州的老虎岭遗址公园开放,这标志着良渚古城的“最后一块展板”被补齐,它与良渚博物院、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瑶山遗址公园一起,构成良渚古城世界遗产价值的完整展示体系。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推出的“文明之美看东方”专栏
前不久走访了浙江、上海的部分良渚遗址。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考古学文化。经碳十四测定,距今5300-4300年。良渚文化由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和6000年前的崧泽文化演变而来,具有鲜明的长江流域特色。良渚文化有发达的稻作农业、先进的手工业、统一的宗教信仰,留下宏大的宫殿与古城、世界上最早的水利系统等多种遗迹,以此实证了这里已出现早期国家。良渚遗址发现至今已历经80余年。
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
最早的良渚遗址考古报告新展示的古城外围水利系统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也是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拦洪大坝工程。老虎岭水坝属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谷口高坝系统。2022年7月6日,位于浙江杭州的老虎岭遗址公园开放,这也代表着世界上最早的堤坝系统与公众见面。
7月6日,老虎岭遗址公园对外开放
游客参观坝体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宁远看来,老虎岭遗址公园的开放标志着良渚古城的“最后一块展板”被补齐,它将与良渚博物院、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瑶山遗址公园一起,构成良渚古城世界遗产价值的完整展示体系。
据悉,老虎岭遗址公园位于瓶窑镇彭公村,主要分为坝体保护棚、游客服务中心、绿化景观三个区块。在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持了坝体及其周边生态系统原貌。作为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和世界最早的拦洪大坝工程——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老虎岭遗址公园是目前良渚遗址唯一一处展示水利系统剖面结构的遗址点。
1960年代卫星影像显示的水利系统老虎岭水坝属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谷口高坝系统,水坝长140米、宽100多米,处在两个小山间最狭窄的位置。目前主要展示的为老虎岭水坝遗址剖面,经考古证实,发现这里的断面有明显的草裹泥结构,它的铺筑方式是横竖交错的。使用草裹泥的原因,和现在修水利的草袋一样,属于一种加筋工艺,也是良渚时期建造临水的土台、堤坝等设施时普遍使用的工艺,可使坝体加快固结,增加抗拉强度,不易崩塌……充分体现了良渚先民对水位的季节变化和植物材料特性的认识和利用能力。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遗产的整体价值由城址、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和以良渚玉器为代表的出土器物等人工遗存要素共同承载。
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是良渚文化的都城,也是良渚遗址的中心。澎湃新闻了解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是在良渚古城遗址原址上打造的公园,向观众展示了良渚古城向心式三重结构——宫殿区、内城与外城。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良渚古城文旅集团总经理王刚告诉澎湃新闻,“整个古城遗址是土遗址。所以在考古挖掘之后,我们就用覆土将古城覆盖了。因为遗址覆土后的风貌并不好看,所以我们选用了植物做展示,也用植物标识出不同区域。整个保护展示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以保护遗址地为主的理念去做的。以植物覆盖原先土遗址的好处是对遗址文化层的干预性比较小。”
良渚古城内城一共有9座城门,包括8座水城门和1座陆城门。园区以特定的雕塑标示出城门的位置。唯一的陆城门位于南城墙中部,由东、中、西3座独立的台基和4座门道组成。参观者便是由陆城门的步道进入内城。
古城遗址的内城由四面城墙围合。蜿蜒在原野上的那垄垄土岗,组成了内城四面封闭围合的城墙。据悉,城墙周长近6000米,现存较好的地段相对高度约4米,一般残高约2米。王刚告诉记者,“在整个古城中,真正揭露展示的是南城墙的一部分,城墙剖面展示了城墙结构。”
莫角山宫殿区朝圣之路。盛淑彦摄宫殿区居于城址中央,地势最为高敞,借助土丘坡地堆筑高于地表10多米,形成规模达30公顷的大型台地包括莫角山台地、皇坟山台地和池中寺台地,面积39公顷。宫殿区建有三座独立的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乌龟山台地和沙土广场、大型粮仓及35座房屋基址,是良渚时期最高统治者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现在,在莫角山台地的最高点,可以看到园区特意打造的良渚古城沙盘,边上则是以不同颜色的土标识出的房屋基址,展示着良渚宫殿区的房屋布局。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的南城墙展示区,揭露展示城墙结构在宫殿区不远处,则是反山遗址的展示。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在莫角山西侧不远处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王族墓地,也是迄今为止在良渚文化区内发现的最高等级墓地,被称之为“反山王陵”。考古人员在6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清理出排列有序的11座良渚文化大墓,除2座因外力因素残破外,其余9座均保存完好。随葬品包括玉、石、象牙、嵌玉漆器等珍贵文物1200余件(组)。其中玉器就占90%以上,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制作之精,不仅在当时为其他良渚文化遗址所未见,直到今天也难有比拟。
据悉,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区面积约14.33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约99.8平方公里,由瑶山遗址区、谷口高坝区、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和城址区四部分组成。自2019年良渚遗址公园对外开放后,2021年10月,位于良渚古城东北方向约5公里处的瑶山遗址公园正式向观众开放。
遗址公园内的河道与作坊区内呈现了反映良渚先民生活状态的雕塑盛淑彦摄瑶山遗址依托自然山丘而建,包括一处祭坛和一组高等级墓地,已知墓地分布面积约300平方米,祭坛面积约800平方米。营建时间约为公元前3300年,属于良渚文化早期。瑶山遗址具有坛墓一体的结构特征,祭坛先于墓地建造。瑶山遗址祭坛顶面呈方形,正南北方向,自里而外有红土台、灰土围沟、砾石面三重结构,其中,灰土围沟以挖沟填筑灰土的方式,形成与内外坛面的颜色区别。
瑶山遗址公园
祭坛展示区上,以不同颜色的图区分坑的位置对于良渚未来的考古规划,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宁远告诉记者,希望在最近几年,运用新技术找出更多框架性的结构区域。“因为我们不确定良渚的大结构是否完全在保护区内,所以要把周边的地点都找到。目前,我们怀疑东边的良渚镇可能也有古城,这也有待证实。而在良渚古城内,我们会做一些精细工作。古城里的很多地方是还未挖掘的,我们将慢慢对古城内的功能和历史变迁进行研究。”
良渚古城DEM显示的外郭古城周边的良渚遗址
当然,良渚文化的遗址不单单是良渚古城。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极为广泛,主要以太湖流域为中心,东临大海,南至钱塘江,西以茅山、宜溧山地与天目山为界,北越长江,面积达36000余平方公里。这些遗址的发掘,既是良渚文化的地图,也是良渚文化的考古历史。
20世纪60-80年代初,针对良渚文化,专家们在江、浙、沪展开了系列考古发掘。1973年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的发掘,第一次在典型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璧等礼器,将长期被视为“周汉古玉”的良渚玉器放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年代坐标。
良渚古城内的反山王陵区此后发掘的吴县张陵山、武进寺墩和上海青浦福泉山等遗址,进一步印证了玉器与良渚文化不可分割的联系,丰富了人们对良渚文化的认识。而在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了吴家埠工作站,对良渚、瓶窑两镇和安溪乡一带,进行了两次有目的的考古调查,新发现史前遗址30余处,对该区域良渚遗址的分布情况,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但此阶段良渚遗址的概念尚未提出,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尚未被认识,对遗址的认识,尚着眼于“点”的认识。
良渚出土的稻谷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们在良渚、瓶窑一带相继发现了反山墓地,瑶山、汇观山祭坛与墓地,莫角山巨型建筑基址,塘山“土垣”等大型遗址,以及100多处良诸文化遗址和墓地。它们共同构成了分布密、类型多、规格高的遗址群。以上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不仅使人们对良渚遗址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将良诸文化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良渚遗址也从此成为良洁文化研究的中心。1997年至2002年,良渚工作站组织力量对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使遗址内的遗址点从原有的50余处增加到了135处,庙前、塘山、姚家墩、文家山、卞家山等不同类型重要遗址的发掘完善了人们对良渚文化和遗址范围的进一步认识。至今,专家们对于良渚遗址的探寻依然在继续。
柘林遗址环境在近期,地处上海奉贤柘林遗址考古发掘取得的阶段性收获,初步确认柘林遗址是一处良渚文化时期临海小型聚落。据悉,柘林遗址作为环太湖流域东部地区一处临海小型聚落遗址,地处古海岸线之上。目前发现的墓葬排列有序,人骨保存较好,且随葬品较丰富,为良渚文化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研究增添了新材料。
出土的良渚文化文物良渚文化的展示与传播
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东南面几公里处则是良渚博物院。作为展现良渚遗址与良渚文化的一个窗口,良渚博物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在1994年,良渚文化博物馆就已建成,2008年,良渚文化博物馆由英国戴维·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设计事务所承担概念性设计,采用了“一把良渚玉锥撒落在大地上”的设计理念,将其改建为了良渚博物院。2010年以后,在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的策划下,良渚博物院再一次进行了展陈的改造。
良渚博物院盛淑彦摄良渚博物院目前设有“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走进博物院,便能看到实物展项和辅助展项相结合的方式:良渚先民用到的竹筏、独木舟、良渚先民为木材加工,穿着兽皮,围着篝火的场景都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第二展厅内,则有3D打印的良渚文化的房子、村庄,以及墓葬坑的复制呈现等,以多角度的展示还原了良渚文明。
玉器是良渚古城遗址最突出的物质成就之一,在数量、体量、种类以及工艺上反映了良渚文化高超的艺术。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琮、璧、钺。玉器上精美的纹饰中神人兽面纹是良渚文化玉器最具特色的纹饰,一般上部是头戴羽冠的人的形象,中间是圆眼獠牙的猛兽的面目,下部是飞禽的利爪。通过浮雕、透雕与阴刻等几种不同的技法,基本见于出土玉器的所有器形上,在良渚古城遗址及其他良渚文化遗址中都有的发现,而且形态固定,应为良渚人心中共同尊奉的地位最高、及至唯一的神祉,标志着当时的社会有着高度一致的精神信仰。在展厅的中央,观众可以看到单独陈列的琮、璧、钺的“三大件”。
良渚博物院内展现的玉璧
镂空神人纹玉冠状器良渚博物院的职责是促进良渚文化的传播。近几年,该馆推出了一系列的展览,包括故宫博物院的“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等,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也有亮相。此外,还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示良渚文化,以此促进良渚文化的活态展示,增加良渚文化的亲和力、穿透力。
对于博物院的规划,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近日在接受对话时表示,“要以良渚为核心,另外还是要不断地引进新的东西进来,要把跟良渚有关系的结合起来,做一些新的内容。”
徐天进在谈及了心目中博物馆的理想样子时说,“应该是所有考古的图、照片都在那里,这个馆可以跟图书馆一样,一个普通人可以去借阅读。我们应该有一个这样的地方,教育也需要,研究也需要,社会共享也需要,文创更需要。这对公众的素质也会有比较高的要求。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相关资料及澎湃新闻此前报道)
编辑:马腾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