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推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制度调查
记 者 谭西
通讯员 吴昌权 张会军
【编者按】:蝇害如虎。小官巨贪和农村“四风”问题,因为根在基层,离群众太近,影响更恶劣,危害更深远。如何拍群众身边的苍蝇,就成了一个不得不正视且亟需解决的问题。
石泉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制度的出台,是对破解这一难题的尝试和创新。它的可贵之处在于,与中省巡视制度进行了直接对接,为基层反腐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
最近一段时间,在石泉镇村干部中最具震撼力的消息,就是曾溪镇大沟村原村主任李长坤被判刑的事。
当了6年村主任的李长坤,因为贪污28300元,2014年底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并在2015年4月7日被开除党籍。
这件事在石泉震动不小,很多人逐渐意识到,“当官”跟吃香的喝辣的确实是两回事。特别是随着2015年6月3日石泉县委《石泉县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暂行办法》正式出台,县直单位和镇村干部头上的“紧箍咒”越收越紧。巡察组到基层巡察,也将成为制度性的新常态。
石泉的首创之举
像李长坤这样的基层党员干部被处理,在近几年的石泉,已经不是个例。
在石泉教育系统,就有5名校长被免职或调整岗位。县水利局一名股室负责人,因监管不力在拟提拔为科级干部时被否决。与之类似的10多名干部,在选模树优和干部任用考察中被否决。
由石泉县纪委首创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制度,与中省的党内巡视制度一脉相承,只不过方向更具体更直观,直指群众身边的“苍蝇”。
“中央‘打老虎’确实振奋人心,但对基层群众来说,‘大老虎’离得有点远。与他们打交道的,就是县上各部门和镇村干部。现在群众最痛恨的,就是国家的惠民政策到了基层变形走样,分配不公。所以我们的巡察制度,也将着力点放在这个方面。”石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徐杰说。
这个着力点的选择,其实还有一个宏大的背景。党的十八大以后,纪检监察改革随之启动,纪委的监督责任得到空前重视,时称“三转”的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成为考量纪委工作的一个新标准。石泉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制度,成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创新之举。
虽然《暂行办法》是新近出台,但关于这个制度的探索,石泉已经进行了三年。
早 在2012年,石泉县纪委在对移民、扶贫、水利等部门资金的专项检查中,就注意发现是否有与民争利、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套取等行为。在专项检查的基 础上,2013年县纪委又对涉及项目多的重点部门和乡镇开展专项检查。这一年的检查更具综合性,所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都被纳入进来。但只是在检 查之后,下个结论提些建议,并未有实质性的触动。
真正的转折点是在2014年。这一年,中央不断往各省和国家部委派巡视组,石泉纪委首先想到的就是“借鉴”。在地级市以下尚无巡视制度的情况下,建立起自己直接与基层对接的巡察制度。
2014年10月10日,石泉县委、县政府《石泉县纪检监察专员巡查工作办法(试行)》出台,即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制度的前身。主要抽调了一些退二线的、经验丰 富的老领导来负责这项工作,并于当月启动了全县第一批巡察。2015年5月,在对第一批巡察进行总结完善的基础上,第二批巡察正式启动。随后的6月3日,《暂行办法》正式出炉。
“我们说‘巡察’而不是‘巡查’,是因为这个‘察’里面,就包含了检查、监督、整改、督促、查纠的意思。”徐杰说,这个制度的建立,确实让他感觉到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有了一个颇具意义的抓手。
打群众身边的“苍蝇”
建立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制度,石泉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打群众身边的“苍蝇”。
石泉县 科技 局原纪检组长吴小妍,因为纪检监察系统的统派直管,现在成了县纪委案件审查室的一员。石泉的两批巡察,她都是参与者。
当了7年纪检组长的吴小妍,现在才真正觉得自己是一名纪检干部。她坦承:“以前在监督过程中确实有顾虑,不敢、也不好意思监督,怕得罪人。‘三转’之后,知道了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像这两次巡察,力度都很大,而且有纪委给我们撑腰,履行职责更大胆了。”
经过几年的摸索,巡察队伍已经发生改变。一些单位的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或纪检组长被抽调纳入组长库,再选调一些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干部建立巡察人才库。按照一次一授权的原则,通过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和基层走访等形式,发现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巡 察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包括了各镇和县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的领导班子;镇、部门辖区的村(社区)及下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分管人、财、物和工程立项、审 批、建设等工作的中层干部。巡察组每组4人,例行巡察每个单位一次不超过一个月,重点巡察每个单位一次不超过两个月,一年两到三轮,周而复始。
巡 察组最初下基层,也遇到过一些难题。群众不相信巡察组,尽管设了举报箱,开了座谈会,也公布了巡察电话,却征求不到意见。吴小妍记得,喜河镇有个村民曾给 她打电话,直截了当地问:“你们到底能不能给我们撑腰打气?我们反映了之后,你们到底能不能公正办事?不会官官相护吧?”
巡察组的应对措施,就是直接到这户村民家,面对面听他反映问题。为了消除群众的顾虑,就算是贴巡察公告,巡察组都是自己到农户院落去贴,而不是随手交给镇村干部去办。时间长了,特别是为群众办了几件实事之后,巡察组才真正走到了群众中间。
“必 须把群众身边的腐败揪出来,让基层的‘四风’站不住脚。”石泉县纪委监察局党风政风监督室一名负责人说,现在巡察组之所以能大胆工作,除了各项制度保证以 外,还因为他们背后站着一个由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和纪委书记组成的五人小组。五人小组当面听取巡察汇报,直接处理有关事宜,该移交的移 交,该整改的整改,该处理的处理。
有了五人小组,巡察组的综合监督协调能力和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时压力也不小。吴小妍说,巡察是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如果查不出问题,给五人小组就交不了差。
不是“收拾”是保护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和线索,一定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纠正查处。”作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制度的力推者,石泉县委书记李启全,一方面惊异于问题的繁多,另一方面庆幸这一制度的推行,避免了大事件的发生。
“直 接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是石泉纪委对巡察制度作用的概括。但它的作用显然不止这一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或者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都因为这 一制度的推行,顺带着一起解决了。“对纪检系统本身来讲,这也是一种内部的革命。”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过去工作是被动的,坐等案件上门,现在是 主动深入下去。抓早抓小,就不会出现大的贪腐。以前不敢监督、不会监督、不愿监督以及同体监督难的问题,现在都迎刃而解了。而且通过对某个地方的巡察,对 问题进行整改处理,甚至处分干部,对其他地方也是一个警醒和震慑。”
6月4日,曾溪镇镇政府会议室内,就正在举行镇村干部培训。培训的要点之一,就是请检察院的人来讲如何预防职务犯罪。
曾溪镇高坎村,去年刚接受过巡察组的检查。对巡察组的行为,村支书赵发军很坦然:“这都是为了保护群众利益嘛!”
曾 溪镇党委书记程时敏,对巡察制度也持积极态度。尽管曾溪镇有些村查出了问题,但程时敏仍然认为这是好事。“能帮助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 查处,免得出大事,有利于当地的稳定。而且,这也是一个了解民情民意的好渠道。所以我理解,这不是上面收拾你这个单位或乡镇,而是一种保护。现在我们曾溪 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公平办事这块,基本都能做到。”
巡察制度实行时间不长,在内外都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对数个镇、10个县直部门及其200多个下属单位(村)的巡察,让巡察制度自上而下直指人心。而在外界,石泉的巡察制度也引得很多地方纷纷围观,不少外地的纪检部门,甚至已经先后几批到石泉来考察取经。
不管外界的反响如何,石泉的巡察制度还在按着自己的步调稳打稳扎。徐杰说,今年打算要巡察两至三轮,把所有乡镇都巡察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