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官职”让老师照顾孩子:讨伐“靠山逻辑”要直面四大现实

22.09.2018  11:52

  原标题:“秀官职”让老师照顾孩子:讨伐“靠山逻辑”要直面四大现实

  先是社交媒体上疯传“秀官职”的“对话截图”,紧接着校方回应“事情属实”,再加上“舆论发酵”的抄底,一场棒打靠山逻辑的运动会就此开幕。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已经很明确,对于“秀官职”的学生家长,很自然就会被打入“仇官的河流”。无论怎样,这又是一次“舆论抄检权利”的游戏。

  坦白讲,整个事件的逻辑并不复杂,就是学生家长自报家门,让孩子的老师明白自己“靠山很硬”,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特殊照顾”。对于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可触及的生活中,其实也是随处可见的,只是在这场“自报家门”的过程中,因随处可见“权力的影子”,自然就会让人感到不适。

  甚至,在校方回应之前,社交媒体上还传出涉事教师“被解聘的截图”。但是,根据校方的回应,涉事教师仍在正常从事教学工作和履行班主任职责,工作进程并没有受到事件过多影响。可作为现实的考量,无论怎样,对于这场“秀官职事件”而言,或多或少还是会影响涉事双方的生活。

  毕竟,处于“舆论中心”的当事人,不管是哪一方都应该没好果子吃。就事论事,“秀官职”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也不是仅有的个案,它直观上属于“官场专利”,深层次属于“世俗顽疾”。于此,就“秀官职”事件来讲,只能说“涉事的家长”很傻很天真。

  就目前的舆论环境而言,人们本来就对“耍权”、“弄权”的逻辑较为厌恶,面对这种看起来一点尊重都没有的对话,任何人都会觉得很可恶。因为,“秀官职”的言外之意很明确,就是“老子有靠山,你看着办”。

  这种情况下,当事老师肯定觉得比较“可恶”。于是,就为“秀官职”的“对话截图”疯传提供了基础土壤。当然,“起初传播”很可能就是熟人之间,用来“吐槽”的由头,当事老师很可能都不知道会带来这么大影响。但是,我们深处一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但凡触及底线,就总会迎来“审判”。

  所以,就“秀官职”事件中,所体现出的“靠山逻辑”,“私人对话”该不该公开传播的问题,以及整体社会中存在的“关系追捧”趋向,我们有必要逐个厘清,以此打开“阶级狩猎”逻辑中的腐败因子,并直面现实。

  其一:赤裸裸的“秀官职”,玩的就是“特权逻辑”。

  很多事情,真是不能“太高调”,赤裸裸的“秀官职”本来就是一种“低端玩法”,真要自己有能耐,还需要秀吗?所以,就算不追问“秀官职”的家长具体的身家,也能知道其境界一般。某种层面上而言,就算这一次“躲得过”,并不代表以后是安全的。

  我们常讲,思维决定高度,像类似的“靠山逻辑”,在一定上程度上,依旧是“官本位”路径。在学生的家长看来,只要是“官职”,就代表一种“优越感”,就代表可以“额外的”受到照顾,貌似把“公共的老师”当成自己的“私教”了。

  这种“特权逻辑”,不仅普通民众能透过对话看到底色,想必“被安顿”的当事老师,也能体会的淋漓尽致。所以,被封为赤裸裸的“秀官职”,一点都不过分,从特权逻辑的视角看,也算名副其实。

  其二:“秀官职”一般化,就是普遍意义上的“拼关系”。

  说到底,就“秀官职”的普遍意义上而言,其实就是“拼关系”的一种极致化。而作为“拼关系”,在生活中已经不陌生,甚至随处可见。通常而言,很多人办事都喜欢“找关系”,这也就是为何,我们所处的社会,被称之为“熟人社会”。

  当然,从历史的进程来看,“熟人社会”的雏形,其实就是“乡土社会”。所有人的社交都基于“熟人链条”在延伸,他(她)们彼此利用,彼此谈条件,即便每一次社交过程都谈感情,但本质上的利益基质不会改变。

  如“秀官职”事件中学生家长的逻辑,“潜意识”在强调“自己的关系很强大,只要你对我的孩子好,以后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好说”;当然,在另一层面上,也有“阶级狩猎”的意味,因为从话术上明显带有上级安顿下级的意味儿。

  其三:“秀官职”不是一件好事,彻底扭转还需走很长一段路。

  就“秀官职”来讲,显然不是一件好事儿,这毋庸置疑。但要是扭转起来,确实也很费劲儿,它本身不是个案,而是群体性特征,所以需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实现对应的消解。作为“秀官职”的一般化“拼关系”而言,属于根深蒂固的一种处事模式,绝大多数人依赖它进行生活的运转。

  目前,虽然有很多人觉得这种模式不好,但并非是“深层次规则意识”的完全觉醒,仅有很少一部分人属于“绝对的厌恶”,绝大多数人还属于只要“能拼关系”,绝对不自己“单枪匹马”,从这个意义上看“秀官职”事件,似乎显得很真切,很生活。

  所以,就事论事,在对于“秀官职”事件批判和讨伐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社会的语境进行理性的看待,切莫进入矫枉过正,借机打击的怪圈。毕竟,这属于社会恶俗现象中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好恶的判别能力,更需要反思的看待事件。

  其四:“私人对话”的语境,该不该被公开传播?

  关于“私人对话”的语境,该不该“公开传播”,这其实不是个问题,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一般意义上而言,只要“私人对话”不是威胁性质的,与利益无直接关系的,对话双方就应该彼此保密,即便因需要公开时,也应该经对方同意,在保证隐私的情况下客观的传播,而非进行只言片语,捕风捉影的肆意传播。

  当然,就“秀官职”事件中,学生家长的言语表达来讲,显然不是很恰当,甚至有些令人厌恶。但是,还没有危及到老师的个人生活,就算觉得不得体,只要不去理会,并且正常教课也不会有什么大碍。而事情闹到现在的地步,就成为两个家庭的尴尬,着实令人遗憾。

  更为重要一点,在一个普遍“仇官”的语境中,舆论很容易被“带节奏”。这也就是为何,在事情未被坐实之前,当事老师“会被谣传”已解聘,就是因为所有的逻辑都“围绕特权”在打转,那怕真实的事情没有发生,也不妨碍让“谣传”飞一会再说。

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