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建立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准对接”新机制

19.05.2016  12:09

  4月28日,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国家临床医学协同研究网络成员单位签约和授牌仪式在贵州省兴义市举行,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黔西南州政府、黔西南州科技局、黔西南州卫生计生委等主管部门以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四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是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最大和唯一的三级医院,也是该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保障的主力军。由于区域、历史、经济、文化等原因,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虽然拥有丰富的病例和病种资源,但是在重大疾病诊疗、医学研究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相对落后、基础薄弱。为提升基层和边远地区医疗机构诊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和医学研究能力,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一方面强化覆盖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协同研究网络和转化推广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突出老少边穷地区的“精准对接”,大力加强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诊疗指南、规范的推广,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针对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的基础和需求,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积极对接11个疾病领域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通过签署成员单位合作框架协议,将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纳入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四个疾病领域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协同研究网络,建立了稳定的人员培训、专家会诊、科研项目合作、诊疗指南和规范推广应用的科技帮扶机制,推动健康科技领域服务基层的“精准对接”。
      以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的签约和授牌仪式为标志,建立了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核心的“技术支援、科研合作和转化推广”三位一体“精准对接”的新机制,是科技支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诊疗水平差距大等难题破解和分级诊疗实现的新实践。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