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台湾大学生研习营成员参观访问西安思源学院

11.08.2015  19:20
            2015年8月9日,第七届台湾大学生研习营成员参观访问西安思源学院。第七届台湾大学生研习营荣誉团长、台湾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周荃,中华职业教育社研究部副部长冯大军,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秘书长李明富,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部长缪飞,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秘书长张平等随同台北大学等17所高校的82名台湾学生通过参观校园、走进陈忠实文学馆、聆听大师讲座等活动,与该院100余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4小时的联谊交流活动。该院院长李维民,副院长李光瑶、管忠民、李雪荣等院领导出席了活动。

台湾学生参观西安思源学院校园沙盘模型

台湾学生参观西安思源学院创新成果展馆
            上午,研习营学生乘车抵达该院。该院领导及1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图书馆广场迎接了研习营学生。研习营学生随后被分成3组,依次参观了该院创新成果展示厅、校史馆、陈忠实文学馆,共同感受了该院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             在校史馆,两岸学子相互交流了两岸高校的教育文化,了解了该院近20年的办学历程和办学成果。在创新创业成果展馆,一件件精致的创新作品吸引了众多台湾学子围观和赞叹;在陈忠实文学馆,台湾学生近距离了解了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先生的文学创作历程,加深了对陕西现当代文学的认识。

第七届台湾大学生研习营陕西行“大师面对面”活动现场
            上午10时,由该院与台湾大学生研习营共同举办的“大师面对面”讲座活动开始。李维民代表全体师生对台湾大学生研习营师生嘉宾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陕西民办教育的发展概况、白鹿原大学城建设情况以及该院对外交流合作取得的成果,希望两岸高校以研习营活动为契机,不断增进感情,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双方办学优势,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周荃在讲话中对陕西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由衷赞叹,并对该院周全的接待表示感谢。她说,两岸的交流莫过于心的交流,建议该院以及陕西民办院校在未来与台湾各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利用各自优势拓宽两岸教育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随后,李维民与周荃代表双方互赠纪念品。             随后,两岸学生在学术交流中心聆听了陕西省作协原副主席雷涛作的题为《炎黄文明与周礼秦制》的专题讲座。雷涛在讲座中结合自己曾经在台湾的见闻和经历谈了两岸文化特点;他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传承,借黄帝“釜山合符”的故事表示,数千年前,中华民族通过吸收各个部落、族群图腾的特征,形成了统一的象征符号“龙”,迎来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周礼秦制经过数千年的洗礼,被中华儿女沿袭至今。可以说,包容、互通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基调和重要特点。             雷涛妙趣横生的谈吐和对中华文化独特的解读博得两岸学子和嘉宾们积极互动与交流,来自台湾清华大学、台北大学的学生从各自的理解角度对雷涛讲述内容进行了提问,雷涛还现场临池书写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书法作品勉励两岸学子,并与台湾大学林恩佑同学互赠纪念品。             台湾大学生研习营此前已成功举办六届,超过500名两岸青年大学生参与其中,已成为两岸青年交流的成熟品牌。本届台湾大学生研习营以“文化、交流、体验、感知”为主题,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与台湾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             第七届台湾大学生研习营参观访问该院,增进了台湾学子对古城西安及该院的了解,深化了两岸教育和文化的多元交流与合作,加深了两岸学子情感交流,为未来该院与台湾高校开展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图/张树灵 纪宇卿)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