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近60万新股民进入股市 等同一座中等城市

10.05.2015  09:49

  在中国,一般把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称为中等城市,100万至500万的称为大城市,500万以上称为特大城市。换句话说,

  核心提示:在中国,一般把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称为中等城市,100万至500万的称为大城市,500万以上称为特大城市。换句话说,从2014年中开始,平均每月新入场投资者接近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高峰时接近大城市。

  自2014年7月,A股牛市启动以来,平均每月近60万新股民进入股市,数量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

  2014年以来,国内经济基本面、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变化不太大,股市变化最大的变量就是资金流向。增量资金(新开账户数)、存量资金(期末持仓账户数)和杠杆资金(信用账户数)显著上升。

  新开户投资者汹涌入场,券商营业所彻夜长龙;新入场资金源源不断,推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

  截至2015年5月8日,上证综指收盘报4205.92点,比一年前上涨了105.21%;深证成指收盘报14481.25点,比一年前上涨92.86%;创业板指收盘报2973.60点,比一年前上涨120.07%。

  A股牛市翻腾,谁在角逐新一轮财富大洗牌中领先?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有可能是广东和上海。两省市在A股账户新增开户数、已开户数量位列前两位。

  不过,不是所有人能在股市中全身而退,全民炒股“一赚二平七亏”,原本“散户化”的A股市场结构开始“机构化”。本轮牛市是由100万以上的“高净值土豪”带动,这些富豪群体在拥有信息优势的同时,又敢于通过杠杆融资博取收益。

  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A股投资者已占全国总人口的5.6%。回到初心,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未来的潜力还有多少?

   新韭菜”涌来:每月入场一座中等城市

  随着牛市启动,新股民开始以每月百万级别涌入股市。

  根据中国结算的数据,截至2015年3月底,A股账户开户达1.99亿户,期末有效账户数达1.50亿。由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开户的投资者数量大约各占一半,以2014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68亿计算,A股投资者占全国总人口的5.6%。

  “现在到营业部开户的不多,年轻人可以通过网上开户和手机app开户,目前数量仅次于2007年6000点的大牛市”。银河证券北京一营业部人士表示。

  在经历长达七年的熊市,随着牛市启动预期确立,A股投资者数量呈现爆发增长。

  2014年7月本轮牛市启动前,在上交所、深交所开户的A股投资者数量一直在每月30万户左右及以下徘徊。这种情况在9月起了变化,当月两市新开户数量突破40万户,并在11月双双突破50万户;2014年12月,两市新开户数量突然暴增,突破140万户,其中上交所新开户突破150万户,达151.76万户,深交所也高达146.01万户。

  在中国,一般把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被称为中等城市,100万至500万的等为大城市,500万以上称为特大城市。换句话说,从2014年中开始,平均每月新入场投资者接近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高峰时接近大城市。

  2015年1月,两市新开户数量有所回落,但仍在100万户徘徊。受春节因素影响,2015年2月,A股新开户数量大幅回落至去年11月的水平,但即便如此,开户数量仍维持在50万户以上,远超去年上半年的水平。

  此时,A股的“赚钱效应”已吸引大批投资者纷至沓来。2015年3月,两市投资者开户数量创下新高,双双突破240万户。其中上交所达246.13万户,中国社科院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的调查显示,2007年的牛市,单日新开户数量超过20万户的盛况曾经持续了7周。而今年3月以来,同样的盛况已持续6周。

  新入场者汹涌,推动指数澎湃上涨。以当月平均收盘点位计算,截至2014年3月,上证综指平均点位达3483.94点,比牛市启动前的2014年6月上涨70.5%,比2014年底上涨了16.3%;深证综指平均点位1787.51点,比2014年年中、年底分布上涨了67.7%、23.6%。

   股民“孵化器”:沪深交易所带动开户效应

  2015年第一季度,新增股票账户同比增长433%,达795多万户;投资者交易活跃,两市交易金额41.18万亿元,同比增长238.4%。全民炒股大潮中,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东南地区是主力.

  全国各省市中,广东新增股民最多。截至2015年一季度,广东新开股票账户85.8万户,其次为浙江74.4万户,上海67万户。广东省深圳市新增57.4万户,是全国新开户最多的城市之一。

  以股票账户开户总数来看,各自坐拥一座证券交易所的广东、上海不相上下。截至到2015年一季度末,上海开户总数达2084万人,而2014年上海常住人口超2425万,开户人数约占常住人口的43%,这意味着上海市接近一半的常住人口已是“股民”。

  广东省开户总数达1907万户,而2014年年末广东常住人口为1.07亿人,意味着广东股民占常住人口的17%,每七人就有一人炒股。

  其中,深圳市开户总数达1362万户,虽然股民总数不及上海,但股民人数约占2014年深圳市1078万常住人口的64%,远超上海,深圳或许是全国最爱“炒股”的城市。相比之下,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青岛共有股票账户数208.5万户,占青岛2014年常住人口的23%。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上海、广东分别为其所拥有的证券交易所的最大股民来源地。上海股民占上交所开户总数的13.22%,广东股民占深交所开户总数的10.37%。

  从全国来看,股民最多分布在广东和长三角的浙江、上海和江苏,西北、西南各省市人数较为落后。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江苏、浙江开户总数分别为1531万、1210万,分列第三、第四位。北京市开户总数1160万户,位列第五位。此外,山东省股票账户开户总数也超过1000万,达1144万户。

  各省市股民数量与当地上市公司数量的排名较为一致,显示投资者与上市企业之间存在某种“鸡生蛋”的关系。在《21世纪经济报道》国家经济地理2014年8月9日的报道中,曾统计了各省市IPO上市公司状况。其中,截至2014年7月,全部已上市公司第一队列为广东省,比第二名浙江省多1/3;第二队列为浙江、江苏、北京、上海。长三角(苏浙沪)和珠三角(广东)在中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强化。

   牛市玩家:

  “高净值土豪”成市场主力

  为人所熟知的是,A股市场是个人投资者—“散户”数量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股票市场。截至2015年3月,A股自然人账户数量达1.88亿,占A股账户总数的99.62%。

  散户之外,机构账户包括证券公司、证券公司集合理财、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产品、社保基金、企业年金、QFII、RQFII、保险、信托和一般机构等专业投资者占比仅0.38%。

  兴业证券(601377)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在其2014年7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散户化”的投资者机构,对应的是A股的估值体系不断偏向“更小、更能讲故事、更没有机构参与”的股票。推动A股市场存量资金的极致博弈。

  “散户化”的投资表现在市场上,是主板“蓝筹股”的“被抛弃”和创业板“白马成长股”的估值疯狂演绎。深交所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15年5月8日,创业板平均市盈率最高至104.95倍;相比之下深市主板的平均市盈率最高位35.88倍。

  以市值观察,截至2013年年底,A股市场以公募基金、保险机构、QFII等为代表的9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市值为2.58万亿元,仅占两市总市值的10.87%。其中,2007年牛市主力的公募基金持股从2007年的27%以上回落到6%,QFII持股仅占1%。

  2014年中开始的本轮牛市以来,与此前不同的是,高净值散户大幅增加。

  其中,以个人投资者而言,虽然股民总数持续增加,但是持仓市值1万元以下的过票账户从2014年10月开始突然锐减。2014年7月至9月,持仓账户1万元以下的账户市值在1700万至1700万户之间,2014年10月后锐减至不足1000万,并在持续减少。

  1万元以下账户是A股投资者的最底层,其账户数量一直与行情走势呈负相关。这是由于投资者账户会因为股市行情上涨而市值随之增加,1万元以下账户数量进入1万-10万元市值账户区间。

  但实际情况是,1万元-10万元市值账户从2014年9月的2400多万的数量下降到2015年一季度的1800余万。在更长的时间内,2011年5月的2882.46万户顶点开始,这一级别账户数量不断下降,意味着散户在熊市压力下选择离场走人。

  本轮牛市以来,10万-50万、50万-100万账户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但是100万-500万市值账户数量迅速增长。

  2014年7月至8月,100万-500万市值账户数量尚在60万左右,至2015年一季度末已增长至120万,这些“高净值账户”数量的迅猛增加,成为本轮牛市中最大的资金来源之一。

  不仅如此,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1000万以上市值账户数量也比2014年终增长一倍,达6.4万户,1亿元以上市值账户也增长了仅2900户。

  瑞银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富裕阶层在过去三年基本不考虑股票,但在辨明地产、信托等资产未来经风险调整后的回报率可能有限后,他们重新入市。我们认为这些资金是理性的,改革预期催生多种投资主题,股权推动的兼并重组,他们具有信息优势。

  但其又警告称,这些资金也是“狂热”的,通过银行券商双层融资,部分杠杆可以达到6倍,并且背负8%融资成本。股票上涨固然获益颇丰,但若下跌可能快速到达止损位。

  中国结算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个人和机构新开信用账户达到42万户,是2014年7月的3.7倍,引发市场担忧两融风险。